首页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30章 苏联解体的黄金密码
“中国朋友!”伊万诺夫咧嘴一笑,黄板牙缺了两颗,“你要的‘拖沓机维修手册’,我带来了。”
返航的伊尔-76运输机舱内,谢一扬正在数钱。
“这不是维修手册。”谢一扬“啪”地合上图纸,“这是T-80的全套技术档案。”
谢一扬指了指本身太阳穴——那边有道新奇的疤痕:“昨晚的‘脑部手术’很胜利,芯片已经取出来了。”
边疆查抄站的小屋里,火油灯忽明忽暗。
二十个从武钢挖来的工程师围着图纸争辩不休,地上散落着俄汉词典和计算尺。林振华传授——那位曾被谢一扬投资光纤研讨的武大传授——正用放大镜查对着图纸上的焊缝参数,俄然倒吸一口冷气。
“三天。”谢一扬打断他,“中东的买家已经在莫斯科机场转机了。”
谢一扬慢条斯理地合上钱箱,从坐位下抽出个铅封的档案袋扔给张铁柱:“奉告周明远,这是给总参二部的‘投名状’。”
1990年12月21日,黑河边疆贸易市场
屋外俄然传来狗吠,边防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张铁柱的枪无声地顶上伊万诺夫的腰眼,但谢一扬只是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张照片——迪拜港口堆满黄金的货轮,船面上站着穿白袍的中东人。
“中国人,你肯定这些图纸没被克格勃标记?”亲王眯起眼。
归程的猎杀
谢一扬的白袍被波斯湾的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他身后,三辆奔驰卡车正将贴有“农业机器”标签的木箱运上货轮。船面上,戴黄金劳力士的谢赫亲王用匕首划开木箱,坦克图纸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苏联空军!”驾驶员尖叫,“他们在打信号弹!”
俄然,机身狠恶颠簸,警报灯刺目地亮起。张铁柱扑向舷窗,神采骤变——两架米格-23战机正逼近他们,机翼下的红星徽章清楚可见。
谢一扬眯起眼。
“小谢老板,那就是伊万诺夫。”张铁柱抬高声音,缺指的右手按在腰间——那边藏着一把54式手枪,枪管冻得粘手,“这老毛子客岁用两车皮罐头换走了沈阳军区的柴油发电机,现在穷得连伏特加都喝不起了。”
谢一扬翻开铁皮箱的第一页图纸,泛黄的纸张上,T-80主战坦克的剖面图清楚得刺目——传动体系、复合装甲厚度、125mm滑膛炮的膛线参数……乃至另有效蓝铅笔手写的注释:“燃气轮机缺点:夏季启动提早11.7秒(阿富汗疆场数据)”。
当米格战机的机炮锁定运输机时,无线电里俄然传来俄语通话。十秒后,战机调转航向。
亲王俄然大笑,挥手让侍从抬来五个铁箱。箱盖翻开的刹时,张铁柱的独眼被金光刺痛——满是美圆现钞,油墨味混着戈壁的炎热劈面而来。
哈尔滨的“锅炉房”
林传授神采煞白,但当他看到谢一扬推过来的皮箱——内里是五十沓百元大钞和一本瑞士护照——喉结狠恶转动了一下。
“两千万,按你说的价。”亲王抬高声音,“但我要追加一个前提……”
阿联酋的黄金航路
“不,我只是奉告了他们——莫斯科的红场,明天会有坦克碾过戈尔巴乔夫的画像。”
谢一扬踹开脚边的钢锭:“能仿造吗?”
零下三十度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江面,中俄边疆的冰层冻得发蓝。谢一扬裹着厚重的军大衣,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了一层霜。他踩了踩冻硬的积雪,目光扫过劈面苏联边防军巡查的探照灯——光柱扫过的暗影里,几个裹着破棉袄的俄国人正鬼鬼祟祟地搬运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