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惊骇官员腐蚀民脂民膏嘛,想要减轻百姓的承担嘛,这个初志还是值得必定。”
“但是各种隐性开支却如开闸大水般众多。”
朱慈烺不假思考的道:“不过就是开源节流二途,而开源便是加征赋税,眼下我大明百姓之税负已经极其沉重,不成再加征,以是只能节流。”
朱慈炤一脸茫然,明显从未思虑过这个题目。
只要朱慈炯非常笃定的说:“父皇,儿臣晓得,我大明之以是变成本日之般,乃是因为文臣贪鄙成风,武将怯懦畏战,再加天灾持续不竭。”
朱慈烺接着说:“这三者当中,募兵军饷只能增不能减,官员俸禄减无可减,以是独一能够缩减的便是宗室开支这一项。”
“最后一盘账,开支翻倍还不止!亏大发了!”
“啊?”朱慈炯难以置信的叫起来,“但是关宁军兵力最多时也只要十二万,京师沦亡之前更是只剩下6万。”
只要朱慈炤已经打起打盹,对父皇和两位皇兄的话题涓滴不感兴趣,崇祯却也没有苛责他,人家不喜好政治,别强求。
“那么,这些银子是被各级官员贪污了吗?”
“呵呵,问得好,父皇为甚么不把这些赃官抓起来?因为底子办不到。”崇祯轻叹了一口气,又道,“就以辽饷为例,500万两辽饷还未出户部就被内阁漂没一成,出户部时又被漂没了一成,兵部再漂没一成,到了山东都批示使司再漂没一成,再到蓟镇又要漂没一成,这就已经漂没了五成了。”
“但再少也不会少于三成,边镇能够拿到七成饷银就顶天了,绝大多数时候只能拿到六成乃至五成。”
刘宗周毕竟已经风烛残年,一起上舟车劳累,跟崇祯说了一会话就对峙不住,很快被崇祯派人送到城内驿馆歇息去了。
“啊?上了文官个人的当?父皇此话何意?”
崇祯目光转向朱慈烺,问:“烺儿,你的观点呢?”
崇祯道:“900万饷银,连同内帑填出来的300万,仅仅只要一半多点能交到边镇督师及总兵手中,然后还要被各级武官各种剥削、朋分好处,终究能真正用于养兵的银子乃至不敷三分之一,现在晓得了吧?”
站在四周的几个大寺人刹时警张起来。
“不对,是漂没!”朱慈烺终究想明白了此中关头,“这不是凡是所说的贪污,因为全部文官群体都得了好处。”
朱慈炤:“父皇为甚么不把这些赃官贪吏都抓起来?”
“对喽,就是漂没了。”
这时候,中间的朱慈炤打了个呵欠:“还能去哪了,必定被贪污了呗。”
“没错,每年300万两的内帑银子就是从宗室开支中剥削来的,要不是有每年300万两内帑银撑着,我们大明早亡了。”
“父皇,儿臣确切有一言不吐不快。”
“烺儿,你但是有甚么话想要与父皇说?”
“如果朝中背景硬,有首辅或者尚书打号召,漂没会少一些。”
可现在太子即将成年,已经有了本身的主张,并在偶然当中向君权建议应战,这对他们这些内侍来讲可费事得紧。
崇祯悄悄点头,从万历中期到现在根基就是这个数字。
朱慈烺眉头紧蹙,仿佛已经想到了,却又抓不住方法。
“此中必定有贪污,但并不是全数都被贪污。”
“啊这?这么说内帑的银子是从……”
独一例外就是福王朱常洵就藩的前一年,宗室开支一下收缩到1000多万两,不过这不是常态,以后第二年就又回落到500多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