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153章 朝中事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利剑般射向裴寂,嘴角勾起一抹嘲笑:“哦?那朕倒是想问问,裴爱卿家中,究竟另有多少余粮?”
“陛下……”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些甚么,却被李世民抬手制止。
“这是何物?”李世民迷惑地问道。
“朕意已决,要在大唐推行新的教诲体系,提高拼音,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读书识字。此事,刻不容缓!”
“陛下,臣并非长别人志气,灭本身威风!只是那炎国,确切有其过人之处。莫说其他,单说百姓所用之物,便远胜我大唐!”
裴寂的话,如同一根导火索,刹时扑灭了世家官员们的担忧。
遣返哀鸿,看似仁慈,实则是为了袒护他们的贪婪之心。
这硝石制冰,是他从程咬金口中得知的炎国奇技淫巧之一。
本来还沉浸在硝石制冰带来的震惊中的大臣们,刹时炸开了锅。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表示他不必多言。
河东道乃是大唐粮仓,现在灾情严峻,恰是他们低价兼并地盘的大好机会。
“诸位爱卿所言,朕已晓得。”
他大手一挥,唾沫横飞:“夏季,他们烧一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屋里暖烘烘的,比烧柴火洁净多了!耕地,他们用一种叫做曲辕犁的玩意儿,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教诲!”
李世民对劲地看着世人的反应。
“炎国?”殿中顿时响起一阵窃保私语,众臣面面相觑。
“微臣家中余粮确切未几,恐怕难以援助雄师。”
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群臣,仿佛能洞穿民气。
他深知民气所向的首要性,如果百姓离心离德,江山社稷将岌岌可危。
“绝无能够!流民刁顽,岂会等闲循分守己?”
李世民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发觉的忧愁,“诸位看到了吗?这炎国能把握如此奇技淫巧。如果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我大唐另有胜算吗?”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他锋利的目光在世人脸上扫过,将他们的神采尽收眼底。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法,“现在,各家余粮未几,恐怕难以支撑雄师所需。”
丝绸摩擦的窸窣声,官员们翻阅时屏住呼吸的纤细动静,会聚成一种非常的沉寂。
“是啊,那炎国乃是蛮夷之地,其笔墨岂能与我大唐相提并论?”
李靖向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觉得,炎国虽小,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世民语气安静,听不出喜怒,“只是,此事并非如此简朴。河东道灾情,牵一发而动满身,不成忽视。”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来人,宣程咬金进殿!”
程咬金粗暴的脸上暴露一丝古怪的神情,“回陛下,臣一起走来,见闻颇多……”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殿中那些衣冠楚楚的官员身上,又看向李世民,沉声道,“特别是在那炎国境内……”
李靖没有立即答复,而是缓缓抬开端,目光果断地看着李世民,缓缓吐出几个字:“臣,请战!”
程咬金说着,从怀里取出两样东西,呈给李世民,“陛下请看,这是臣在炎国所得之物。”
世家官员们一听,顿时坐不住了。
面对世人的质疑,孔颖达只是淡淡一笑,并不睬会。
“将那‘拼音’册本,呈给诸位爱卿传阅……”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如同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纹。
此言一出,李世民的神采顿时阴沉了下来。
“臣一起走来,听到了很多百姓的牢骚。他们说,大唐赋税沉重,官员贪腐,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如果陛下不能善待百姓,只怕……只怕他们会挑选去那炎国,寻求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