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一个身穿朱色官袍,身披银色铠甲的中年人骑着一匹白马飞奔而来,身后还跟着十余骑。
崔佑铭没有上马,而是居高而下,目工夫沉的扫了李承渊一眼,用马鞭指着李承渊喝道:“你乃何人?好大的胆量,为何见到本官不拜?”
李承渊不解?
“猖獗!”
“咦?”
崔佑铭收回马鞭,随即一双眸子在辎重营四周打量一会,
固然崔佑铭心中极其肝火,但是他也不好因为此事与朔方军产生抵触,更何况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的宗子郭曜都站出来向李承渊讨情了。
说完,郭曜向李承渊使了眼色,
李承渊踩着被血渗入的皮靴,碾碎地上一截断箭。
破风渐起,马鞭如同夜色当中的一条玄色的蛇,吼怒着朝李承渊的脖颈处打了畴昔。
李承渊终究看清来人面孔。
郭曜剑眉一皱,说道:“崔监军,我等赶来之时,辎重营已经被叛军死士摧毁三成,若非李承渊批示,恐怕辎重营统统的粮草辎重都要被叛军付之火海当中。”
跟着间隔越来越近,
朔方军天然没有任何行动,只要崔佑铭身后的十余骑侍从拔出腰间的横刀,筹办冲向李承渊,
夜色当中,细碎蓝光在棉絮间闪动,这清楚是被人做了追踪标记。
“既然是郭少将军讨情,那我也不究查了。”
刚好此时一名粮草营士卒从李承渊身边走过,
那朱袍中年人头戴玄色幞头,面白不必,眼睛颀长,阴光闪动,鹰勾鼻子下嘴唇弯起不易发觉的嘲笑。
灵丘城南二十里,飞狐峪深处的粮草营除了淡淡的青烟,火势已经被唐军毁灭。
崔佑铭带着侍从保护策马来到了李承渊和郭曜二人面前,
又是这蟠龙纹箭!
“妖火?”
郭曜又弥补了一句。
他不能给郭子仪一个面子。
眼看局势严峻,郭曜站了出来,对崔佑铭拱手道:“崔监军,此乃朔方军跳荡营的李承渊李校尉,因为是方才升为校尉,故不识得崔监军,末将代李承渊向崔监军赔罪了。”
箭头蟠龙纹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与那日郭子仪案头所呈如出一辙。
更何况是跳荡营的李承渊?
李承渊不再问话,他俄然扒开辎重营士卒的皮甲,在对方惊诧目光中,将碎土撒在其贴身棉衣上,"看,磷粉反光。"
“对!少将军说得没错,若没有李承渊批示,将叛军死士尽数毁灭,这辎重谋恐怕早就被叛军尽数烧毁。”
说完,
世人见状,神采大变,就连一贯冷峻的郭曜,此时也是神采惊变。
李承渊和郭曜低语之间。
郭曜向崔佑铭随便拱手一拜,“见过监军!”
“崔监军,辎重营能够保住,多亏了李校尉。”
他在朔方军做监军五年,军中士卒那个不识得?
崔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