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远和曾清怡走到面摊前,小玲玲已是小跑着出来,接过了徐明远手里的茶壶和茶杯,笑着朝着那上面的妇人叫道:“娘,明远哥哥和清怡姐姐来了呢。”
“书院?”柳三娘有些迷惑道,接着又是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你是说城南的崇州书院?”
柳三娘慢悠悠的拾起那几个通宝,有些对劲地说道:“就他那点道行,两句话就能噎死他。少他一个客人算甚么,我们店里可向来不缺客人,但咱不能让人家小瞧了,我这大话都放出去了,你可得给我考个状元返来。”
------------感激quasl和龙歌不2、公子卿陌的打赏,感谢大师的保举票。
徐明远扭头一看,这中年墨客姓刘,住在东城,传闻本来也是书香世家,不过家道中落,他又是连着考了二十几年科举都未能落第,可谓是郁郁不得志。这刘墨客虽不得志,却自视甚高,常日里根基不与邻里来往,便是邻居让他帮手写点东西都不肯。
那妇人恰是柳三娘,小玲玲她娘,在东城门开面馆十年了,被称作面条西施。柳三娘丈夫是在衙门当捕快的,以是固然柳三娘临街开面馆,也没甚么人敢惹事。
刘姓墨客见世人都站在柳三娘那边,口舌又是辩不过她,神采愈发涨红,把手中筷子往桌上一拍,扭头便走,便走还边说道:“牙尖口利之辈,等我落第,定要让你们都雅。”
曾清怡正小口吃着面条,这冰脸味美又爽口,很合她胃口,不过听了柳三娘的话,不由一噎,神采一红,捂着嘴咳嗽了起来。
“嗯,那是天然,不过可不是过两年了,本年入秋我就要去考秋闱,如果能落第的话,来岁开春还要到长安去考春闱和殿试呢。”徐明远点头笑着说道,看着柳三娘和小玲玲脸上由衷的笑容,也是感受内心一暖。这三年的相处,她们早已待他如亲人。
这时坐在其他桌上的人也是对着刘姓墨客指指导点,世人对他常日言行皆是看不惯,此时天然不会给他留面子。
徐明远顺手将方才倒的凉茶推到了曾清怡的面前,之前小玲玲拿过来的那壶凉茶曾清怡但是一口都没喝到。
刘姓墨客这般激愤,柳三娘倒是面色稳定,似笑非笑地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是不懂甚么贤人之言,却也晓得甚么是耻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几十岁的人还要家中老父老母扶养,举手之劳而不肯帮衬邻里,难不成这便是是书中圣贤所授?”
东城门下,有很多农户兜售自家地里种的生果蔬菜,另有卖一些平常小物件的摊贩席地而坐,呼喊着来往的行人。
徐明远肩膀微微颤抖,差点笑出声来,柳三娘损人的本领但是一点都没退步呢,不愧于当年被西城的女人称作东城四大天王之一。而柳三娘护犊般的为本身出声,也是让徐明远有些打动。
柳三娘看着曾清怡笑着说道:“清怡还站着做甚么,从速坐下吧。明远这小子真进了书院?那书院的教习是不是脑筋被门夹了啊。”
不过没等他走远,柳三娘又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哟,您老这么急着走,面钱还没给呢,我家那位没啥本领,不过如果碰上吃白食的,手里的水火棍但是比我说的话厉还害着呢。这不您还没落第呢,就是告到衙门去,理也在我这呢。”
“竖子焉知何为科举,觉得会帮人写几封家书便了不得了,十年寒窗苦读方有一线但愿,又岂是你入书院两个月便能考上的。”就在这时,坐在邻桌的一名穿戴半旧青色长袍的中年墨客冷哼一声,开口怒斥道,神采有些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