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捕快是查抄诸生随身所带之物是否犯禁,或是是否夹带册页,算是第一道关卡。这些捕快固然腰悬长刀,不过捕快在衙门当中属最低等的,便是稍有权势的商贾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心上。以是站在这书院门前,面前尽是身份显赫,或是能够来日便成朝中大官的诸生,反倒是有些拘束了。
驴车慢悠悠进了蜀州城,徐明远在路边面摊吃了碗凉粉,那卖面的大娘传闻徐明远是去书院测验的,硬是不肯收他通宝,还塞了两个饼给他,让他测验的时候吃。和东城的柳三娘差未几,西城一样有很多看着他长大,待他如长辈的人。
朝廷这般正视科举,对于科举测验的各阶段测验天然也是极其看重,为了制止门生舞弊,也是制定了很多对策。
而本日,徐明远还是一大朝晨便起了,下山担水灌满了水缸,又是在观前的石坪练了会剑。细心地梳洗了一番,换上一身洁净的半旧青衫,浅蓝色布条束紧了长发,背了昨夜备好纸墨笔砚的竹箱,和师父打了声号召,下山而去。
徐明远筹办的便是进士科,只要能够落第,根基上便能够获得一官半职,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宛宦海。只是进士科虽重,却最难堪考,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数千墨客入长安科举,却只稀有十人可进士落第,可见合作之狠恶。
捕头笑着摇了点头道:“你还别不平气,就你这三式刀法,明远一个都能打十个。”
看着那些负手而立,一脸毫不讳饰的轻视的诸生,徐明远笑着摇了点头,心中只想问一问:
“白搭了院长一番苦心期许,到时候就该死了那点癞蛤蟆的设法了吧。”那钱庆福也是出声应和道。
本日是院试的第一天,因为背着竹箱,并且等会到了书院便要开端测验,以是徐明远到山下草棚牵了老黄,本日乘驴车去书院。
“那个未曾十年寒窗?我读过的书,有几人这辈子能读完?”
而本日徐明远乘着一辆陈旧的驴车而来,心有不满的诸生天然冷眼相向,人群中,谢宏出声讽刺道:“就是来了,也逃不过名落孙山。”
年青捕快听此,算是完整焉了,抓着腰间悬着的长刀,看着徐明远,神采纠结,估计在想着要不要让徐明远出来和他打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