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声鸣锣金鼓响彻汴梁,在这鼓点之下,赵德秀一步步走向那九五至尊的大位。
九十九步,一步不差,在礼部官员精准的计算下,赵德秀坐上龙椅。
“那我就送你们上西天,看看到底是谁胜谁败!”
赵德秀神采一冷。
种谔和狄青带着麾下雄师,且战且进,不出一会儿,就已经杀到紫宸殿外。再进一步,便是金銮大殿,没有人再敢后退一步。
待大小官员和禁军仪仗连续就位,才从宫门以外,浩大开来。
“一群饭桶!来人,将此人推出午门,枭首示众!”
“哼……”
他话音刚落,一只穿云箭射破长空,噗的一声,扎进城楼。
紫宸殿外,种谔手中的银枪已经饱尝鲜血,征袍也染成了血红。但是身边的士卒,却一个个倒下,人数越来越少。
坤使者率先站出来道。
可现在滕王正在气头上,谁敢违逆滕王的号令,不消种家军杀出去,恐怕就步了刚才那位禁军统领的后尘。
话音刚落,几名麒麟使者将那禁军统领按倒,拖出宫门。
随后,驿站会将新皇即位的邸报,千里加急,送往各路州府,以及边关重镇,统军大将手中。
人群当中,俄然传来一个熟谙的声音。
与此同时,东京汴梁城外二十里,一起雄师开赴而来。
合法内侍 宣读完第一份退位圣旨,宫外的喊杀之声,突然响起。
天时已至,地理睬聚,人和无忧。
“太祖天子御赐尚方宝剑在此,见剑如太祖天子亲临,大胆,还不下跪!”
一名禁军统领的首级,如何能消弭赵德秀心头之恨。眼看着即位大典顿时礼成,本身就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之主,却有人领兵来犯,坏了大事。
礼部安排的数百乐手,一同奏响礼乐,百官同时昂首,一时之间,一股君临天下的感受,充满气度。
这是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军中统帅,乃是脸上挂着与春秋不符合的沉稳的银袍小将,种谔!
“杀!”
要不是滕王虎视眈眈,恐怕已经有民气生惧意,从速溜之大吉。
一声令下,城头禁军亮出无数长毛短弓,枪林箭羽,劈面而来。
天子即位,是可贵一见的大事,必须采取礼部最高规格,不得有一丝的忽略。除了在职的京官,必须一个不剩的插手大礼,就连朝中的勋贵,致仕的闲官,有品阶的诰命,都要一应插手。
城下,白袍小将银枪一指,划破长空。
种家军长年镇守西北,麾下士卒,抵抗西夏雄师,规律严明,勇猛善战。羌人更是生于穷山恶水,大战方起,就响起虎啸狼嚎的呼喝,让民气惊胆怯。
一份退位圣旨,一部即位圣旨,两份圣旨宣读结束,领受完群臣朝拜后,接下来,就是祭告宗庙社稷,大赦天下,让新皇的善举泽披万民。
箭杆入目三分,可见这一箭,有多么锋利。
赵德秀早已经筹办安妥,在寺人和宫女的奉侍下,身穿明黄绛纱五爪金龙袍,头戴通天冠,蹬蹑云金丝缠足履,上玄黄圣辇。
“滕王殿下!西北……西北延州种家军……另有羌……羌人公开造反,杀进城门,朝皇宫而来……”
各路州府官员以及统军大将,务必第一时候送呈贺表,表白推戴新皇,不然,按背叛论处。
“不消了!既然他们不怕死,就放他们出去,朕倒要看看,他们有没有三头六臂。明天朕就用他们的脑袋,来奉告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坤使者和一帮大臣目瞪口呆,滕王这是疯了吗?不管如何说,本日是即位大典,如果让种家军杀出去,紫宸殿血流成河,还如何即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