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冷静的点点头,曹操固然未死,但势难起复。并且原兖州、青州兵被调至豫章一带,间隔河北稀有千里之遥,即使故意,也无可何如。且为将者因为兵败而投降,已经让人看之不起了,更不能再与旧主藕断丝连,免得身败名裂,为千前人笑。
原黄门侍郎钟繇拜道:“将军欲要称帝,布武天下,强行一统天下。这声望与气力是充足了。但是名声倒是不敷,没驰名正言顺之效。”
诸将拜道:“主公,当速取江东,夺得此玺。”
王朗无法,只得退至山阴之野布阵。两阵对圆,于禁出马,谓王朗道:“吾受命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互助袁氏残暴之贼?”
“自秦以后,汉室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为国之重器也。得之则意味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日董卓之以是议定废立,而百官不与反对,就是弘农王落空了传国玉玺。”
韩易领军来到九江,焦融、张南接着,拜道:“江东袁术令大将张勋领兵沿江设防,刘勋率水军来往巡查,禁止我军渡江。我军水军与刘勋小战数场,都不是刘勋水军的敌手。特来向主公禀告。”
韩易举兵十万南征江东,阵容浩大。王朗得知,欲引兵救济袁术。麾下一人出列叫道:“不成。韩易用仁义之师,袁术乃残暴之众,还宜绝书袁术,引兵死守会稽,以待韩易。”
钟繇拜道:“妙策虽无,妙物却有。此物便是传国玉玺,乃先秦丞相李斯奉始天子之命,用和氏璧雕刻而成。其周遭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虞翻长叹一声,拱手退出。王朗遂引会稽兵两万,筹办北援袁术。不等王朗出兵,忽闻定阳、太末有使来报,豫章韩军俄然攻击,两县县令不防,已被韩军攻陷了两城。此时两万韩军在于禁的带领下,向乌伤急进。
荆州南阳方面军:由成齐、楚护、李通、陆骏、刘辟、荀正六将领兵三万防备南阳张绣、荆州刘表。
周戈大怒,瞪视钟繇道:“甚么名声不敷?没驰名正言顺之效?汝不说个理所然来,吾看汝是想找揍了。”
袁术大喜,急召各路兵马,并逼迫精干参军,旬月之间聚兵二十万。令张勋为丹阳太守,领兵十万沿江设防,刘勋率水军三万为前锋应敌,纪灵领兵三万为救应使,以抗韩易雄师。自领余军坐镇吴郡。
诸将凛然报命,于禁四将当即清算兵马,连夜向上饶而去。会稽太守王朗因孙策之乱,提早投奔了袁术,本身名誉才学又高,是以被袁术留用。
扬州豫章方面军:由邱瑞、于禁、邱会、刘若、赵融、路招、焦融、张南八将领兵四万,防备荆州刘表、孙策以及江东的袁术。此路方面军任务最重,是以韩易才欲最早击破袁术,以减缓压力。
韩易想了想,已军纵强,如果不能横渡大江,对于袁术雄师来讲也是无用。袁术军现在全数沿江设防,或许令邱瑞为奇兵,或有奇效。当下派出传使令邱瑞起兵。又令曹豹领下邳兵、陈登领广陵兵在江都一带虚张阵容,作势渡江,以吸引袁军的目光,
韩易眉头一皱,这也恰是自已多年来耿耿于怀之事,若无一个名正言顺的来由,的确难以顺服天下。因而问道:“元常可有何妙策?”
韩易皱眉问道:“我令汝等在濡须、历阳等地练习水军,怎得一年多时候了,还是不能胜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