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亦拨剑叫道:“你有刀,须知我无剑否?你这汝南的赘婿子,胆敢在雒阳使横,须知这不是你的西河。”
董卓细细一想后,大笑道:“正该如此。”转而又道:“我军本以无中生有之计,让我虎帐寨中平空的多出莫名的万余军队来。彻夜粗心反被韩易击败,只怕会被别人所看破。”
李儒微微一笑,说道:“无妨,听闻朱儁在黄巾之乱时,给南军的印象甚劣,其在军中的声望甚微。而南军的大部将校都投奔了主公,可于彻夜在南军中策动叛变,驱离朱儁,让南军向我军挨近,如此便可无忧也。”
丁原连连称是,喜道:“不错,不错,为了这三公的太尉一职,老夫可觉得之一搏。”
韩易大惊,这传国玉玺本是和氏壁,自从先秦始天子命人雕镂为印,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汉时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意味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
袁绍看过以后,不置可否,又将圣旨转给其他诸校尉,问道:“诸位,此诏是真是假?”
说罢领着百骑向雒阳城中而去,临行前,又命余化、邓当二人监督诸校尉。方才进城,就听闻在城南二十里外的南军于昨夜产生叛变,镇军大将军朱儁在乱中受了重伤,被送入了城中救治。南军全数已经向城西南挨近,有向董卓的西凉军合营之意。
“假者,乃无关人等所制,书印皆假,是为假诏。伪者,虽是何太后亲书,却分歧国度的律法,以是称伪诏?”
何太后听后非常欢乐,特赐玉壁二十对,赐钱三千万,赐绢万匹,宫人五十名给丁原。又赐玉壁十对,赐钱一千万,赐绢三千匹,宫人二十名给韩易。但愿丁原与韩易二翁婿,能够共保天子之帝位。
韩易连连告罪,因为马雪儿提到梦中的公孙璎不良,以是韩易发怒不睬会她,至今已稀有日之久了。孕期的妇人道情不定,加上顿时就要分娩了,还是多多的体贴一下才是。
固然天子另有其他的印玺在,但落空传国玉玺,便就代表了气数已尽了。袁氏若要以此发难,何太后与天子危已。
第二日一早,韩易正要调集西园全军会操,却有西园军六校尉前来禁止会操一事,更向韩易索要诏令一观。韩易虽得诸军司马认同,却还未获得六校尉认同,以是临时还不能统兵。
韩易大怒拨刀叫道:“太后乃是天子之亲母,欲要为天子掌兵自固帝位,何需别人来认同。现在诏令已下,汝等承任也罢,不承任也罢,都须听令行事。不从的话,且看我手中的刀利否。”
李儒沉吟道:“自主公来京以后,向袁隗表达了恭敬,又让袁绍因私行行动而在袁隗处得宠。暗中还挑起了袁绍与袁术的嫡庶之争,袁隗此时对于二袁根基上很绝望了。袁隗欲要掌控朝权军权,非得依托目前军职最高的主公不成。但现在是何太后脱手了,这属朝权之争,当由袁隗脱手才是。”
何太后大喜,急令人召来了丁原面议,并依韩易之意,向丁原承诺了过后将封以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相筹。丁原大喜,心愿将圆,连连在何太前面前发誓,必不叫别人针对何太后与天子。
董卓笑道:“好好,虽无诏令在手,但南军的军心在我,我亦无忧也。”
韩易仓促的入宫拜见何太后,方才下朝的何太后惶恐的问道:“本日朝臣问本宫索要天子之玺加盖印章,但传国玉玺已在数日前的大乱中便偶然丢失了。这几日一向都未寻觅到,此时被朝臣们得知,都怪我母子二人无德侵犯帝位,方才有此之失。这该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