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见李鸿章彬彬有礼,心中的不快消逝了,三角眼里射出赞成的光芒,细心扣问了李鸿章的近况。
李鸿章见曾国藩欢畅,也没重视其他湘军将领的神采,趁便遵循既定打算,提出湘勇还要虐待俘虏的事,他的话还没说完,鲍超就忍不住生机了,站起家指着李鸿章的鼻子说:“放他娘的狗屁!大帅平常教诲我们,发愤要多杀贼!虐待长毛,亏你这白白面墨客说得出口!”
当时,曾国藩正在大营里和湘军大将彭玉麟、鲍超等人商讨军事。看了李鸿章的歌词,很对劲,略微窜改了几个字,便当场念了出来,并严厉地说:“今后,这就是湘军的三大规律,谁犯规律,本帅就让他回故乡,非论他是谁,不管他之前立过量大功绩!”
李鸿章本身在安徽五六年,对团练和乡民的环境极其熟谙,又中过进士,翰林出身,不一会就一挥而就一首《湘军军纪歌》:“全军个个仔谛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端赖官兵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端赖官兵来作主。第一安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官方鸭和鸡,莫借官方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担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打量,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都会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落。人有小事莫鼓噪,人不躲路莫挤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急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拨各团并各部。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准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老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师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邀些地痞作伴计,买些烧酒同喝醉。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不幸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恐怕老将不安闲,还要出钱去赔罪。要得百姓稍温馨,先要兵勇听号令。陆军不准乱出营,水军不准岸上行。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从戎也是人。官兵贼匪本分歧,官兵是人贼是禽。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如果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清楚,到处传出丑名声。百姓听得就心伤,下属听得皱眉尖。下属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爱民之军到处喜,扰民之军到处嫌。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现在百姓更贫困,愿我军士听经验。军士与民一家亲,千记不成欺负他。”
这些天,曾国藩已经派人悄悄地到建昌旅店检察李鸿章的意向。下人回报说,李鸿章一向在旅店读书练字,并无回安徽的表示。
“恩师讽刺了!弟子虽蒙圣恩赏加按察使衔,但在您面前,永久只是门生。”李鸿章不以萧瑟为意,仍对曾国藩谦恭有礼,毕竟他是翰林出身,知书达礼这一块,连曾纪泽都自叹不如。
“恩师要交代门生何事?”李鸿章从速问。
“少荃,这些年来传闻你干了很多大事,官也做大了,现在是道员衔,还是按察使衔?”曾国藩充当过多次乡试主考和会试阅卷大臣,弟子甚多,但真端庄他指教过的受业生,仅李鸿章一人,见了李鸿章,天然有几分亲热,酬酢道。
李鸿章这首军歌把湘军爱民,行军,号令的三大规律写得浅显易懂,他请曾纪泽提定见,曾纪泽看了,对李鸿章的才调更加佩服,笑道:“我没有甚么定见,不过这歌名,我感觉湘军军纪歌太严厉,不如就叫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