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155.第155章 :君臣同心共扶危难
“陛下再看,”宇文泰指着舆图,“高澄与窦泰同时而来,各奔险要之地,但互为依援,缺一不成。不然如果一人得胜,一人不成失势,得胜者也是孤军深切,失了后盾,便不敷惧也。分兵则势减,不如集合兵力以攻窦泰,窦泰一败,高澄天然不战而自走。”
长安宫禁中的长夜,总仿佛是长得看不到绝顶。半夜时分,君、臣会合两仪殿议事这还是向来没有过的事。两仪殿内现在灯火透明,君臣都朝服而聚,天子元宝炬坐在御座上看着上面宇文泰等围着一幅平摊在大案之上的舆图,个个蹙眉深思。元宝炬手里拿着的是那幅高澄射落在黄河东岸的帛书。
独孤信不是爱多话的人,但只服从大丞相的叮咛。只是暗中想起大丞相之前任他为都督,运营荆、穰,守上洛、武关以恪守的事,越感觉大丞相深谋、远略。那他又何必在此时多话呢?
面对舆图立于大案前的宇文泰转过身来,倒非常体贴,“左丞不必拘泥,这些光阴受了很多辛苦,也多亏了左丞。”宇文泰昂首向殿角处看看,表示寺人给苏绰设座奉茶。
赵贵看别人都没说话,大丞相宇文泰蹙眉思考,便问道,“苏左丞的意义是说大灾漫延,支撑到本日尚不易,以是不能和东贼一战了?”他是武将,当然不同意如许的做法。实在他想问的也是大部分武将的心机。
两仪殿外黑夜黑得无边无边,殿内温馨时乃至能够听获得内里的北风吼怒而过。这个时候,实在没有一小我的内心是安稳的。也没有一小我说话,除了天子元宝炬外统统人都站在舆图前,各怀心机各想苦衷。宇文泰不说话,谁都不说话,也不晓得该从何提及。或者说大丞相没说话的时候,谁都不该说话。
“思敬说说。”宇文泰点了于谨的名。
没想到天子这么护着大丞相,君臣一心这是吉兆,也是大战前算筹的无益方面。这一层又让苏绰及督将们更添了一重放心。
“丞相,东贼以天灾为便,雄师直扑而来,实在是可爱。下官看来没有甚么可踌躇的,甘心一死与之决斗。”忍不住脾气是的李弼,也是关陇之籍出身。
“主上,窦泰是高欢嫡亲,又是百战名将,几近从未有败绩。正因如此,兵将都骄贵不已,骄兵必败,臣请集合精锐踞潼关以攻窦泰。以轻锐潜出,攻其不料,急击之,必可擒也。到时候高澄若想来救也是慎重不及,如再闻窦泰之败气势便被压下去,我等再回师击之必可胜也。”
“大丞相是想有轻有重?分重兵以拒窦泰,余者与高澄对抗?”于谨问道。
宇文泰指了指潼关处,“臣并无分兵拒之之意。高澄之迅捷,已在蒲津关渡口,到了蒲津关想必是要渡黄河而来,这是不消说的意义。但是高澄又大肆张扬造浮桥之势,生恐人不知,又是何意?究竟是真是假?只说不做,又是给谁看?反倒是窦泰,来的不如高澄快,足见其谨慎,不肯惹人谛视。”
俄然苏绰咳嗽了几声,严峻的氛围在无形当中却因为这几声尽力被压抑的咳嗽声而突破了。苏绰是很谨慎的人,忙向御座上的天子元宝炬一礼道,“主上恕罪,微臣失礼了。”
窦泰不是好对于的,高澄也必不好付。不晓得宇文泰要如何调兵遣将。
“丞相要如何分兵拒之?”元宝炬并不看舆图,只问道。
于谨天然晓得大丞相要让他说甚么,因而也不谦让,走过来,指着舆图,看看御座上的天子元宝炬道,“东贼高澄率兵已至蒲津关,阵容浩大,现已安营扎塞,大肆鼓吹造浮桥渡河。另探知另有一起贼军由前锋窦泰率领,直奔潼关而去,只是不如高澄迅捷,还未到潼关。已命各处严察,如探到另有贼兵至,马上禀报。”于谨大抵讲了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