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17.第17章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下)
“无你,无我,无事,无天下,幻中驻世,统统皆如玩乐。”达摩一边笑答,一边又牵着高澄往前去了。“何必当真,何必当真……当下有我,而后无我也……”高澄更听得糊里胡涂不明以是了。
崔季舒惊道,“长猷将军?你如何来了?”
“是啊,那你?”高澄看看他。
听他声冷如铁,侯景忽觉内心一寒,忍不住盯了宇文泰一眼。这小我,他仿佛向来没去体味过,熟谙过。他如何是他熟谙的宇文泰?如此陌生,又仿佛深不成测。那种不成揣摩乃至连大丞相高欢都不及。侯景心中一瞬便充满了苦衷,没有再说一句话。
萧琼琚站起家来走到羊舜华身边,伸手悄悄抚了抚她肩上,玩皮笑道,“阿姊在想甚么?”
萧衍并不熟谙此老衲。高澄的话仿佛也没有激愤他,仍然面无神采,只问道,“老衲人一会儿可悯,一会儿可惜,说的是别人还是本身?有何可悯,有何可惜?”
高澄手持莲花而出,但已不见达摩踪迹。
“当然与宇文将军分歧。我有妻有子,也并不慕儒门之风,对江南女子没有兴趣。”他似有调侃。沉默一刻道,“我老婆为我安危,投身于大丞相门中为质,我必不负之。”
“本日来时我是我,明日往时我是谁?此时之我非真我,彼时又知谁是谁?”达摩浅笑念叨,便回身出去了。
“我累了,想歇息一会儿。阿姊要歇息吗?”萧琼琚也不再打趣。
“你不消想了,我知你甚是聪明。我就是天竺僧达摩,”他向上面指了指同泰寺内里,“他们说的阿谁。”说着他拉着高澄从墙头一跃而下已经进了同泰寺内里。
“玩?”高澄又惊奇了。
围墙下的崔季舒扶着墙往上攀,必定上不来。急得蹦高,四下里团团转,想找甚么东西能够借力。
“世子!”只听崔季舒在墙外大喊。
萧衍展开双目,看了看达摩,又看了看高澄,面色清冷,手中把玩莲花,只把目光放在高澄身上几次来去,淡淡道,“你是北朝人,因何入南朝?南北向来不相和不相往,我向来偶然于北,不知北人向南又是何意?莫非前次谋刺不成又要明着来杀萧某?”他语中却并无惧意,明显也并不惊骇高澄能够会真的脱手杀他,或许萧衍内心从未真的以为高澄曾经谋刺过他。只是一会面之间他已经晓得前次来的就是高澄。
高澄第一次与南朝天子如此近处劈面相望。早传闻过,梁帝萧衍登基数十年,不但好诗词乐律,工书善画,更奇在本是勇猛大将,治敌如至臻化境。高澄从达摩身后上前数步,正立于萧衍面前,昂然直视,眼底藏不住的一丝不屑划过,“老朽矣,杀你何用?梁之为梁不因你在于不在。”高澄并不为本身做解释。只是他出语惊人,并不觉得梁帝萧衍在便国在,帝不存便国不存。
“出来,出来。既然有此一会,为何不去?”达摩仍然浅笑,提步便进了茅殿内,洪声笑道,“老衲与居士本应有此一会。”
一个黑衣人在黑暗中下了马,不急不慌地向崔季舒走来,他看了看四周,问道,“世子呢?”
高澄并偶然去接,但是莲花正落入高澄手中。高澄一怔,持莲张望,半晌方淡然道,“甚好,我大魏也一贯虔心向佛,于武州神山多凿扶养佛陀之石窟寺。于今少室山上乃清净地,密林丛中可建一寺以供此佛宝。不祷宿世来生,不求寿祚康宁,只修修清净有为。”高澄说话间竟有些迷离,这话也并不似他昔日口气,只是贰心中也顿觉世事仿佛寡然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