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年度经济热词解读(财经郎眼02) > 第7章 聚焦中国“农二代”(2)
郎咸平:任何国度经济生长的原始动力必然来自于乡村。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在研讨亚洲、南美一些国度如何停止都会化扶植,如何停止经济生长时,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压榨农夫的残剩代价,就靠这些农夫,把他们辛辛苦苦缔造的残剩代价大量打劫,给他们一个最低的酬谢。比如说他给社会缔造了1000块的产值,我们拿走了900钱,给他100块。那么这个900块构成了亚洲另有南美洲很多国度都会化扶植的根本,以是天下经济根基上就是靠着压榨农夫的残剩代价腾飞的。
王牧笛:现在“农二代”想成为城里人,有这么几种体例:一个是从戎提干,一个是考大学分派,另有一个是婚配。能够就这三条路。
郎咸平:像这类教诲体系,在全天下看起来都是畸形的、可爱的,连美国这类国度根本教诲都是不要钱的。在美国高中之前是不要钱的,是以给每小我一个划一的机遇,农夫工的孩子念得好的话,他便能够一步步走上去。明天我们透过各种体例,包含尝试班、援助费,把农夫工解除在外,你连一个最起码的安身点的划一都不给他,这就是我们教诲轨制的可爱。
闫肖锋:说得好。实在中国现在说当代化、高科技、信息化、国际化,归根结底你都绕不过中国农夫题目,你说得再标致,这个根底你不处理都会有很大的题目。以是我们杂志社客岁做了一个专题叫《都是农夫》,实际上说的甚么意义呢?在中国建国之初,中国城镇化的比例是10%,10个内里9个都是农夫,最高的北京也就是才14%,那现在的北京人是那里来的?
郎咸平:并且我们另有很多的学术单位还把这类题目给美化了,说他们过得很幸运。
王牧笛:只要这三条路,除了这以外,跳出“农”门太困难了。
闫肖锋:婚配进城只限于“农二代”的女性。
出产力的进步、民营经济的生长,才是给农夫工最大的机遇。
王牧笛:“洗脚上田”发明本身的支出比之前多了,可安排的支出有了,这就幸运了。
闫肖锋:实际上就是最惨的城里人都比普通的农夫要幸运。你想他最起码一个月有300多块钱的低保,一年都有3000多块钱,你说有几个农夫一年能挣3000多块钱。但是第二代农夫工他就不一样了,第二代农夫工他的参照物跟城里人是一样的,刚才说了,他都是参照这些当代传媒所传播的幸运标准。你再去问他们幸运不幸运,他们必定会感觉不幸运。
郎咸平:这是误读,美国跟欧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穷户窟,它们是没有的。真正的穷户窟在印度,你看加尔各答的铁路边那才叫真正的穷户窟,那都是破褴褛烂的屋子,都是吃不起饭的人。如果都会化走到这一步的话,那我奉告你,黄、赌、毒都会出来,那就是成为一个去不掉的毒瘤。我们国度绝对不能靠这类体例来回报农夫,最后变成我们答应你搞个穷户窟,这是不成以的。
闫肖锋:刚才说到“龙头”如何能够带起“龙身”和“龙尾”这个干系,国度应当逼这些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去创新,留出空间给这些民营企业、州里企业。然后都会里也是一样的,都会的打算也应当专门有一个缓冲地带。现在很不幸,这个缓冲地带给谁干了呢?给城里边的城乡连络部的这些村庄,叫城中村,这是不得已的。实际上你完整能够主动去打算,打算出这么一个空间,构成一个持续的过渡,能够让农夫有一个踏板。但这个就很难,因为这需求一个很大的支出,这个需求都会人让利,就是我们股市常常说的要赢利回吐。你都会人从农夫赚到这个剪刀差扶植了都会,现在你要赔偿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