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在十八日凌晨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内校场旁的嘉乐殿。
为何?
崇祯这才对劲地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朕也该筹办上朝了,你们也去午门候着吧……本日早朝之时,朕但愿看到有臣子能够挺身而出,肃法纪、奋民气!”
“甚么?太子为何要放弃外臣七门?你是协理戎政,为何不加禁止?”
“许是廷臣反对?”
李邦华问:“东宫不退呢?”
“陛下圣明,臣也不主张放弃京师。”首辅魏藻德是个没主张的,顿时表态拥戴崇祯天子。
王家彦说:“陛下!太子殿下已经下了弃城南迁的决计,收拢外城兵力,是为了吸引逆贼主力入外城,以便利突围。”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很快就顺次进入了东暖阁,向崇祯天子叩首施礼。
“不会啊,父皇已经承诺了。”
“不会,”魏藻德摇点头,“眼下不会……不过东宫擅权过分,也该收敛一二。”
不过那么一大笔钱光有人看着可不可,还得有个专门的账房卖力记账和出纳。
“千岁爷,要不让人把宁妃叫来?”朱慈烺的伴读寺人黄大宝这时满脸堆笑着发起。
“下中旨啊,廷臣反对也能下达啊!”
崇祯点了点头,“只是太子毕竟年幼,行事过于激进总归不当,并且……现在京师有兵有饷,南幸之事,应当缓议,免得民气惶惑。”
李邦华听崇祯天子这么一说,也只得口称遵旨。
听到崇祯发问,就照实上奏道:“陛下,阜成门战后,民气有所凝集,太子殿下又出一两银子一日的高价募兵,有很多懦夫应募,本日能够上城的壮勇估计将会超越两万人。不过太子殿下在昨日傍晚传命令旨,将外城七门的守军裁撤大半,都集合到了内城九门。现在外城七门的防备如同虚设,每门仅一百人看管。”
首辅魏藻德只好含混其辞地说:“陛下,太子很有手腕,在现在的局面下,也是国度之福啊!”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晓得该如何当御史了。
因为赃官的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捐的。而太子爷明天上午用令旨放跑了二百多个花了钱的赃官!这申明赃官们的钱没白花啊!
甚么?吴襄想当国丈?
崇祯嗯咳了一声:“朕意已决,毫不会放弃祖宗基业!别的,吴襄欲献女与太子为秀士,你们觉得如何?”
以是朱慈烺干脆不按通例出牌,让黄大宝去找了开饭店和酱园的酱油黄,另有一个开粮行的苏老米,一起来当管朱慈烺的大账房。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都是一愣。
“不是另有几万关宁大兵吗?”崇祯沉声道,“现在有几百万军饷,还怕不能鼓励关宁军死战吗?只要打退了逆贼,北京就能安然无恙了。”
这事儿分歧祖制,但是现在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就指着吴三桂那点兵马拯救呢!人家的爸爸要当国丈就当吧……
“又获得了数百万?”崇祯有点恼火,“朕让他们出钱,个个都一毛不拔,太子让他们出钱,转眼就几百万了,这是为何?”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也不主张放弃北京,当下就道:“现在的确不是放弃京师的机会,据臣所知,流贼稀有万马队,来往如风,侵攻如雷。若京营、克难营将士尽力守城,或许还能对峙到关宁大兵来救。若弃城而走,必定在半途遭受流贼马队追袭,届时就怕护驾兵将一哄而散,陛下和百官都沦为流贼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