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积福积善
当年,已是从四品京兆少尹的二叔规复了真姓,归了本来宗族,不久在宣政殿上告密祖父,告祖父结党营私,卖官扰政;随即,秦绩列举网织的顾家罪证被递到紫宸殿,三皇子以监国身份敏捷定了此案,祖父是以开罪,病死狱中,顾家宗族后辈开罪的开罪流徙的流徙……
尺璧院是她住的院子,在她嫁到成国公府以后,尺璧院就被拆了,没多久,顾家也被封了,她真的没再来过尺璧院了。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既然她重活了这一世,就必然要保护着父母,且让统统人都要昂首看一看,彼苍究竟是仁还是不仁!
这是二婶连氏,出身忠勇伯府连家的连氏。
这到底是为甚么?
她来不及多想,就听得“吱呀”一声,忠孝堂严实的大门被推开了,她跟着傅氏踏进了堂内。
杀了他……杀了他……但是内心还在不竭地号令,差点淹没了顾琰的明智。
顾家先祖跟从大定太祖打天下,积聚了传家衍族的声望,也奠定了家属后辈昌隆晋位的根本。在太宗、建和、崇德这三位天子在位期间,顾家一共呈现了四位尚书。顾家这一代的掌家人顾霑,恰是当朝吏部尚书。
想到这里,顾琰定了定神,目光扫向了忠孝堂内其他的人。
这些字,圆润厚重,是顾家前两代族长手书,这六字联,明示孝忠之道,彰显的恰是顾家家风。
就在顾琰想着顾家的时候,俄然听到傅氏在低声唤道“阿璧,阿璧……”
就算百官在私底下说他私德有瑕不配其位,对他也没有半点影响,他因为攀上了三皇子,官位权势越升越高。
想了想,顾琰说道:“娘,我和您一起去忠孝堂。”
此时天气已暗,忠孝堂内燃起了敞亮的高烛,将堂内世人映照得一清二楚。
圆润厚重,仁善亲德,这是顾家新近三代族长所秉承的,祖父顾霑也不例外。乃至,善过甚了,不然,何至引狼入室?不然,顾家何至颠覆?
顾重庭、秦绩和三皇子,他们的繁华繁华,是用顾家血海白骨垫起来的!
她要亲身去看看,二房推顾瑜出来顶罪,是为了避嫌还是心虚,这一次,二房要出甚么幺蛾子?这一次假山出事,有没有二房的手笔?
忠孝堂是顾家赏功罚过的处所,此中尤以罚过为重,顾琰记得,内里摆设着波折木棍等家法器具,看着就让人惊骇。此乃取菩萨金刚瞋目之意,目标,就是为指导顾家后辈近善远恶。
可爱二叔顾重庭已经脱了顾家宗族,不但没有因顾家开罪,还因首告之功,官职连升了两等!
顾琰想着这些,紧抿着嘴唇,就连脂粉都挡不住周身的冷硬,显在脸上,神采便有些丢脸。
更是,更是顾家的仇敌!
傅氏本来想回绝的,毕竟顾琰的身材还衰弱着。但顾琰如何都要去忠孝堂,傅氏本就不风俗回绝她,再想想这事的诸多诡异之处,就承诺让顾琰跟着去了。
和顺的嗓音,端庄的脸容,朴拙的眼神,望之可亲见之可托,让人等闲地心生好感,恨不得掏心肺以待。
顾家是灭于秦绩之手,但最后推顾家上死路的,倒是面前这个祖父最为疼惜和信赖的二叔。
顾琰藏在云袖内里的手握成了拳,用尽满身力量才将恨意压抑住,而不是冲上去杀了他。
前堂正中,坐着一名五旬余的白叟,他身材圆胖,慈眉善目,看着就像那画上的弥勒佛一样。只在偶尔间,眼中闪过精光,倏忽就隐了下去。
跟着忠孝堂越来越近,顾琰的眉眼就越来越冷。顾家的过往,反几次复在她脑海里呈现,就像一幅幅丹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