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战之前,陛下把他一手练习的玄甲精骑也调至李靖的麾下,有了这支马队,只要批示恰当,足可在草原上以一敌百。
连那些反对吉利可汗的人也与他站到一方,哪怕阿古难等人反对之意甚坚,也落在了下风。
但是,针对火枪军,他在分拨任务之时还真的没甚么底。
李靖谨慎地提示道:“韩大人,你初度带领火枪军进入北疆疆场,但愿能扬威北疆名册青史这我了解。”
“大帅放心,没有掌控的事情,我韩某是不会去做的。”
韩东时一向坚信着“兵器是死的,战术是活的”。
在他看来,这将是独一能翻盘建立无上声望的机遇,并且有了吐谷浑的救兵,胜算极大!
但是,那只是厢军,守城不足,出外野战能济得甚事?
为了进一步安宁李靖之心,他没有提收回其他火枪营的事情。
当然,他也闻出了一些分歧平常的味道。
按理说,他的治军用兵手腕是无需质疑的。越是刁悍的军队,交到他的手中越是能阐扬出更强的作战才气。
他本身也晓得,在草原上向来不太得民气,吃了大败仗以后,声望就更低了。
再是才气高超的名将,面对本身不算特别体味的新式军队,也不成能如指臂使。
李靖天然不太同意韩东时的要求,不过说得还是很朴拙的。
非论韩东时多么想具有自主批示的权力,他的批示如何天马行空,若没有充足的兵力支撑也是无用。
李靖领军数十载,经历过大小战役无数,博得战神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