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4章 百家姓(15)
端木国瑚,字鹤田、井伯,暮年号太鹤隐士。清朝墨客。博通经史及阴阳法术,精研《易经》。著有《太鹤隐士诗集》《太鹤隐士文集》《周易指》《周易葬说》《地理元文注》等。
【名流】
【名流】
慕容
夹谷
仉氏,单指战国期间孟母仉氏,即孟子(孟轲)的母亲。为使孟子获得杰出的环境教养,曾搬家三次,史称“孟母三迁”,就是典出她教子有方的故事。
穀梁
段干木,魏国人。曾向孔后辈子子夏肄业。虽有才气,但不肯为官。魏国君魏文侯曾登门拜访想封他官爵。他避而不见,越墙逃脱。使得魏文侯更恭敬他,每次乘车路过,都下车去看他。有人问魏文侯为甚么要下车,魏文侯说他深居陋巷而名驰千里,我怎能不下车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呢?
春秋时,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虞被晋灭后,他被俘获当作陪嫁之臣送入秦国,曾一度入楚养马。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回,任为秦国大夫,世称五羖大夫,其子孙后代遂以百里为姓。
呼延
司空曙,字文明,唐朝广平人。官至水部郎中。著有《司空文明诗集》。“大历十才子”之一。
春秋时,鲁国大夫有受封于穀梁,其后代遂有以穀梁为姓。二说源于当代莳植穀粱的后代,他们以穀粱为姓,后改粱作梁,遂有复姓穀梁。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官至金朝的宰相。曾任山东横水兵节度使、博州防备使,陕西路统军使、京兆府事等。著有《磻溪集》等。
【姓氏发源】
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后辈子。受封须句伯、高菀侯等。
北魏鲜卑族当政时,自称是黄帝以后,谓黄帝以土德王,鲜卑语称土为拓,称君主为跋,以是北魏皇族是以拓跋为姓。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拓跋为元,北魏又称拓跋魏或元魏。
【姓氏发源】
拓跋宏,亦即元宏,北魏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推行鼎新。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窜改鲜卑民风、说话、服饰等等。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加强两族的结合统治,并制定官制朝仪。一系列的鼎新促进了两族群众的融会与民族友爱干系的生长。
鲜于
【名流】
【名流】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钦德载,吴县人,宋末元初时人。初为都督计议官,宋亡后,隐居碧岩山,自号寿岩白叟。
乐正
【名流】
晋
鄢国清,湖北省黄梅县人,反动义士。1925年插手反动,同年插手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黄梅县委委员。
【名流】
颛孙
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辞吐举止宽大高雅,待人接物和睦安闲。后唐赠陈伯,宋封宛丘候,称先贤。
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车
【姓氏发源】
【名流】
丌官氏,此处单指孔子的老婆,至宋朝时,被追封为郓国夫人。孔庙中的寝殿,恰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专祠。
【姓氏发源】
百里嵩,字景山,封丘人。汉朝徐州刺史。据传天旱时,百里嵩行仗所过之处,便有雨水降下,时称“刺史雨”。
【名流】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西周时,周太伯曾孙姬仲弈受周武王封于阎乡,厥后子孙遂有以阎为姓。阎与闫通,故闫阎两姓同宗。
公西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名流,善奇谋,刘备称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谥号翼侯,是刘备期间独一有谥号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