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4章 三字经(3)
【译文】
【解读】
【注释】
【译文】
【译文】
此十义,人所同[1],当顺叙,勿违背[2]。
[1]缌:细麻布。
[1]青:蓝色。[2]赤:红色。[3]目:眼睛。[4]识:看到、辩白。
《三字经》先容到这里,就已经把人类的情感、感知觉、视觉、味觉、嗅觉都先容了,相称于繁复版的浅显心机学。人类还具有听觉,可辩白声音的来源远近,触觉则可辨别冷暖各种刺激。以是,我们能够聆听一场音乐会,能够感受一幅油画的纹理质感。
[1]徵(zhǐ):五音之一。
这里讲的红、黄、青是美术颜料的三原色,也是消减型的三原色。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色彩的异化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质”。以分歧比例将原色异化,能够产生出其他的新色彩。那么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这是叠加型的三原色。
膻[1]焦香,及腥朽[2],此五臭[3],鼻所嗅[4]。
【译文】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1]麻,五服终。
【注释】
匏[1]土[2]革[3],木石金[4],丝[5]与竹,乃八音。
从本身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共九世,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次序和家属血缘的担当干系。
[1]恩:有交谊。[2]从:夫对妇顺,妇对夫从。[3]友:和睦。[4]恭:恭敬。
【注释】
[1]御:驾驶车马。[2]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气技艺。[3]具:齐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重视相互的恩典,伉俪之间的豪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和睦,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
孔子,字仲尼,我国当代巨大的思惟家和教诲家,也是儒家思惟的代表人物。《论语》是儒家布道的集大成,包涵儒家思惟的精华,核心内容是如何“做人”及“做人”的事理。更有智者号令“21世纪人类要保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聪明”。
【解读】
酸苦甘[1],及辛[2]咸,此五味,口所含[3]。
明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这四种字体款式,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端学写羊毫字。学习写羊毫字,不但能够熬炼身正、笔正、心正,并且能够体味字的发源和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掘此中的奇妙与聪明。
【译文】
【译文】
【注释】
【解读】
【注释】
蓝色、黄色、红色、玄色和红色,这是构成色采的五种色彩,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辨认的。
【注释】
【注释】
【解读】
年幼者和年父老来往要重视必然的挨次;朋友之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君王要能尊敬他的臣子,臣子们对君王也要虔诚。
我国的笔墨汗青生长经历了古象形笔墨、籀文、小篆、隶书、草书如许的演变过程,这必然要记清楚,不能混合。
有古文[1],大小篆,隶草继,不成乱[2]。
在六艺中,现在只要笔墨学大师还是推许的。当一小我识字以后,便能够去学习《说文解字》,对于晋升学问是有帮忙的。
【解读】
凡训[1]蒙[2],须讲[3]究[4],详训诂[5],明句读[6]。
【解读】
[1]若:如果,假定。[2]繁:庞大。[3]略说:大抵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