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道人苦着脸道:“小道都说了要把这画送给陆氏娘子赏鉴的――”
小婢短锄道:“咦,这话如何象是陈操之陈郎君说的?”
陆葳蕤展开画卷一看,倒是画着一株老桃树,应是冬尽春来的气象,劲瘦枝丫上已有新苞吐芽,点点粉蕊模糊红雾浮动,更奇的是桃树骨干有一个瘤结,很象一只眼睛,一只笑着的新月形的眼睛――
临罢《华山碑》,夕阳穿窗暖照,已经是申初时分,陆葳蕤道:“爹爹,女儿多日未出府门了,这日头暖暖的,女儿想去真庆道院看看那些山茶。”
自前次在真庆道院遭冷雨湿了裙履致病以后,陆葳蕤就一向没有出过府门,每日午后,陈操之都会来百花阁看望她,短短小半个时候,倒是一日欢愉之所系,偶然痴想,倒是但愿这病一向生下去,如许陈操之能够有来由来看望她――
“对了,爹爹之前没对我提及陈郎君兄嫂的事,为甚么此次会详细说来?爹爹是提示我甚么吗?”
陆葳带着二僮二婢来到真庆道院,院主黎道人迎上来顿首长揖道:“陆氏娘子多日没来,后山山茶可都盼着你哪。”
陆葳蕤的心微微一空,淡淡的愁绪缭绕,却听那黎道人道:“陈郎君还送了一幅画给小道,说如有人买去,就当是他布施道院的香火钱。”
黎道人送往迎来,这点机警还是有的,笑道:“怎敢收陆氏娘子的钱,就送给娘子赏鉴便是,并且陈郎君的画虽不能说是无价之宝,但小道也不敢标价卖它。”
黎道人道:“没说甚么,只说来岁还是要来看这后山的山茶――”
黎道人非常绝望,问:“陆娘子不要这画吗?陈郎君的画固然已立名吴郡,但是此画未题鉴,别人还不晓得这是陈郎君画的呢。”
短锄道:“道人不开价就是漫天要价!”
陆葳蕤于汉隶中独喜这《华山华山庙碑》,《华山碑》用笔饱满,波磔较着,体势端庄,雍容高雅,是汉隶中的集大成者,但作为女子习练这《华山碑》因笔力不逮,轻易流于纤巧,陆纳起先建议女儿习练《曹全碑》或者卫夫人的《名姬贴》,那《名姬贴》真迹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谢万保藏,谢万便是谢安之胞弟,六年前陆纳亲去建康乌衣巷谢万府中临摹带回,但陆葳蕤却不喜《曹全碑》和《名姬贴》,一心只练《华山碑》,陆纳也只由她,未想陆葳蕤笔力甚健,《华山碑》体的隶誊写得形神兼备,任谁见了都要夸葳蕤小娘子好笔力――
陆葳蕤笑道:“瞧爹爹说的,女儿只是小小的感了一次风寒罢了,哪就这么弱不由风了!”
黎道人很笃定地等着,象陆府如许的高门巨富人家,怎会白要他的画!前两日顾家的痴郎君说是送道院三千钱,成果送来的是五千钱,另有一幅《道院山茶图》,只是顾、陆两家反面,这画是不能卖给陆葳蕤了。
次日,陆府一名管事和两名府役送来十万钱,说是陆太守送给真庆道院作为修建山道之用。
陆葳蕤当然明白吴郡陆氏与钱唐陈氏之间的庞大差异,一个是上品高门,一个是豪门庶族,职位天差地别,但看到陈操之她就会健忘人间另有这类家世之分,这几年她游历三吴、寻花访木,见过的少年郎也很多,又有哪个及得上陈操之?最可贵的是陈操之与她兴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