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璟本年十二岁,母后虽不在了,但他还不到建府立室的年纪,便一向住在母后的寝宫。徐贵妃大张旗鼓地搬进凤阳宫以后,就把谢怀璟的书卷衣物都扔了出去,让谢怀璟搬去崇恩殿。
常福稳稳地接过食盒,笑道:“得嘞。”他瞥了眼纱窗边上的更漏,“呀,我得从速走了,免得误了时候,娘娘又见怪下来。”
花生酥是现成的,方刚正正的一整块,燕仪把它切成了扁扁的长条,摆盘,呈给钱永惠过目。
燕仪从怀里摸出一枚绿豆糕,掰成两半,一半本身吃了,另一半送到阿鱼嘴边,道:“你尝尝,杨姑姑中午才做的,这块切得欠都雅,她让我扔了,我没舍得。”
阿鱼把乌梅和陈皮洗净,放进青花缠枝边的炖锅,甘草斜切成片,一并扔下锅。燕仪添水,燃烧,加柴,没过量久,锅里便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燕仪换了小火,阿鱼盖上锅盖,几味食材渐渐地烹煮着。
将近中午,气候略有些闷热。
毕竟是僻远的“废太子宫”,剥削主子的饮食向来是心照不宣的伎俩。
燕仪内心看得清楚,嘴上却道:“那钱姐姐帮手看着点啊。”
谢怀璟睡得很沉。
谢怀璟到底年纪尚小,徐贵妃这般来势汹汹,他都没反应过来产生了甚么事。徐贵妃见他愣着不走,便叮咛下人拿棍子撵他。
阿鱼把竹木食盒递给门口候着的常福,叮咛道:“徐贵妃娘娘的山药乳鸽汤——千万细心些,别给泼了。”
幸亏他还占着“太子”的名头,宫里的下人们仍旧毕恭毕敬地奉养他,吃穿用度也和先前没不同。
天然也不会把好菜美餐呈到他面前。
***
钱永惠“嗯”了一声,顺手拿了一把扇柴火的葵扇扇风,轻声抱怨道:“这大热天的。”
***
阿鱼正睡得半梦半醒,恍忽感觉有人在摇本身的肩膀:“阿鱼,阿鱼你醒醒,贵妃娘娘想喝乌梅汤。”
燕仪“嗯”了一声。二人都和衣躺下。
这屋本来是柴房,现在还残留着一股子柴火味儿,是全部司膳房最差的屋子,只要阿鱼和燕仪住在这儿。
谢怀璟寂静了一会儿。
谢怀璟现在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按宫中的端方,晚膳应有三荤六素两汤——哪怕他吃不完,也得有这个场面。
她年纪小,又生得眉清目秀,掖庭里年长的嬷嬷们便常常吵架她,以此取乐。幸而厥后司膳房缺人手,让阿鱼去补了缺,阿鱼便搬出了掖庭,住进司膳房。
“请姐姐过目。”
谢怀璟觉着,司膳房应是按例把应有的饭菜送来了,只不过这中间被崇恩殿的宫人们顺走了。
阿鱼悄悄拧了她一把。燕仪半展开眼,瞧见钱永惠的脸,赶紧止住话头,一声不吭地下了床榻。
阿鱼和燕仪是司膳房年纪最小的两小我,这会儿旁人都归去歇午了,她们俩还得留在这儿清算打扫。
钱永惠点头,点了点阿鱼,“你给凤阳宫送去吧。”
是以徐贵妃更加有恃无恐,一应器物仪制都对比皇后的规格。上个月,徐贵妃自行搬进了先皇后的故居——凤阳宫。
钱永惠走到一旁的藤椅坐下,靠着椅背慢悠悠地说:“今儿换你们俩来煮,毕竟也不算甚么大菜,恰好给你们练练手。”
约莫过了两刻钟,阿鱼掀起锅盖,往里倒了半碗玫瑰半碗桑葚。燕仪盛了一小碗汤汁尝了尝,眉头立时皱了起来,“真酸。”
当朝太子谢怀璟,也是个运气不太好的人。
没两日,蔡姑姑出错掉进荷花池,人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