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金饼放出来,盖上木板和青砖,将榻挪回原位。
我说:“太子年青气盛,听信谗言乃至失策,亦人君之常。现在陛下不能主事,唯有以尊者之名诏令清君侧,公主为助,乃适应天道,将来就算有人贰言,亦无可指责。”
大长公主:“可若北军誓死跟随荀尚,强入宫中,如之何如?”
祖父平生博学,除了占卜作谶和医术,对方士的炼丹之术亦很有研讨。他配出了一种药粉,遇金箔时,会生出瑞光白烟,如神仙腾云普通。
我穿戴一身玄色衣服,轻车熟路地挑着各处巷子,穿过桓府的院落和花圃,悄无声气。
*****
这是数日前,曹麟托人从淮南给我捎来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从祖父家抄没的物什以及去处。此中,有册本七千余册,曹麟在厥后说明,说天子令太学网罗佚散文籍,凡抄没之册本,皆送往雒阳太学。但祖父的书在运走之前,有人从雒阳秣陵侯府而来,将此中的八百六十二册带走。
我说:“豫章王与太傅同为辅政大臣,自是受太傅顾忌,到处监督。豫章王谨慎谨慎,亦是常理。然其虽哑忍,却定然不会坐视。自太傅辅政以来,对宗室刻薄,早已招致诸多不满。豫章王乃宗室之首,公主结合宗室,乃是上策。”
半夜以后,夜深人静。
荀氏的父亲是弘农的一个县令, 原将荀氏许配给了同亲的故交之子。荀尚得知此事以后,做主毁了婚约, 不日以后, 将荀氏送入东宫, 为太子纳为良娣。
大长公主讶然:“哦?”
我下了榻,把窗户关上,换一身衣服。方才那梦境太实在,一向在循环。回到榻上,我没有躺下,却干脆点了灯,翻开褥子,在席子底下摸索。
本日之事,至此终究美满,我擦了手,将衣服换下,自去安寝。
不过,谢氏除外。
统统人都已经入眠,我路过青玄屋子的时候,听到他正在说梦话。
“可就算结合了谢氏,又如何反得?”大长公主道“荀尚乃太傅,手握禁卫,且现在已宿在了宫中。”
我说:“荀氏阵容虽盛, 但其翅膀并非独荀氏一家,另有浩繁亲故,此中最强者,当是谢氏。”
我说:“奴婢所说生门,正在谢氏。只须将谢氏拉开,荀氏之势便如断了一臂。”
“此事,我自有计算。”大长公主道。
底下,是一块木板,再将木板翻开,则是一个大洞。内里储藏着我三年来积累的统统财帛。
“何事?”
彼时, 太子妃谢氏已经生下嫡子,且封为了皇太孙。荀氏到了东宫以后, 亦是争气,隔年也生下一子。太子大喜,曾兴冲冲地去天子面前涛封, 被骂了一脸无趣。
她又道:“那东宫内的秘事,亦是这玄术算得么?”
大长公主道:“若他顾忌颇多,不肯脱手,如何是好?”
我莞尔:“公主过誉。”
我说:“此计最紧急之处乃在于殿中诸将。太傅自恃把握了北军及禁军,对殿中内卫甚为轻视,诸将早有不满。一旦策反,则大事已成。”
荀良娣是荀尚的族侄女,与太子亦算得表亲。
听她这般说,我有些惊奇。我一向觉得她对豫章王非常信赖。
大长公主沉吟,没有言语。
不过铜钱散且散,一千钱便已经重得压手,以是,我都拿去换了金银。这也是我要大长公主给黄金的原因。有朝一日我要走人,总不好找一辆牛车来载钱,自是越轻省越好。
“豫章王?”大长公主不觉得然,“他一贯明哲保身,不见好处决不肯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