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仵作 > 第二十八章 各自的心意

我的书架

他贵为帝王,此生有千古大帝之志,今后平了朝野,亲政天下,立后纳妃都是不成制止的。她虽在大兴多年,却仍压服不了本身与闺阁女儿普通与别人共侍一夫。以往她没考虑过这个题目,生在仵作之家,身在贱籍,她又是大兴独一的女仵作,必定难有繁华姻缘。

咳,本来要写甜章的,但是写着写着就沉重了……跪了

“宫里之人哪丰年过?”步惜欢捧着碗,笑意凉薄,“只要永无日夜的尔虞我诈。”

“再过三个时候,城中百姓该去大寒寺进香了。”步惜欢望着窗外,声音透过背影传来,些许欣然,“大寒寺乃高祖时所建,大兴国寺,记得寺建在半山腰,那山路上人潮似海花似海……”

哪有君王陪臣子守岁的,这可真是希奇事,将军不过四品,出身贱籍,陛下缘何如此恩宠?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屋里无人奉侍,如果有想必也听不懂两人话里的机锋。

阁楼里暖融融的,脚下的白炭烤暖了雪靴,竟一向暖到了内心。

当时他年幼,听不太懂女子们之间话里的机锋,也记不得太多事,影象只留下一些光鲜的片段,比如大年初三,母妃会带着他去大寒寺进香。

宫宴上她曾察看过步惜欢对生父恒王的态度,他对恒王几近是视而不见,全部宫宴过程中很少看他。方才提起父王,他的语气也是冷的,唯独提起母亲时话里多了些柔情,想来母子豪情甚好。

好些年。

暮青没接话,只看着他。

“进宫前我年纪尚幼,很多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年节时老是一大师子人,宫灯父王母妃,侧妃侍妾,歌女舞姬,欢声笑语一夜,却总感觉喧华,人多得叫人生厌。”

窗外俄然传来钟声,城外大寒寺的除岁钟声荡过巍峨的城墙,窗未开,风声悄起,桃枝飒飒,伴那钟声如佛偈,悠远悠长,不知在谁心湖里晕开,如那波纹,久不散。

此事避不开,但她想避开这段日子,这是她的情意。

烛影摇摆,晃得男人眉宇间忽明忽暗,辨不逼真。

步惜欢却沉默了,窗外北风忽急,卷打着雪花飘进窗来,落在饭菜上,冷了一桌精美饭食。

他记得那人潮和山路两旁的花,记得肩舆里的女子容颜比花娇,那是一年里母妃少有的畅怀日子,也是他一年里最盼着的日子。

“母妃在我进宫那晚便被赐死了。”

固然步惜欢没再多说,但暮青也设想得出来了,元家兄妹深夜宫中相见,太皇太后免了守岁之礼都要商讨的事定是大事,或许与海军之事有关,而步惜欢也是是以才有机遇出宫。

“用膳吧,寒冬夜里,饭菜凉得快。”步惜欢帮暮青盛了碗五谷饭,暮青爱喝清粥,但大兴的风俗大年夜里不喝粥,要吃稻、黍、粟、麦、菽这五谷蒸制的饭,有盼望来年五谷歉收之意。

感谢,固然一定到老。

暮青伸手便将那盏斟好的酒拿了过来,低头浅尝了口。酒液清醇,淡淡婢女,入喉甜美,竟与在宫宴上饮的勒丹烈酒不同甚大。暮青有些不测,不由扬了扬眉。

“好使就留着吧,今后帮陛下品酒。”暮青冷道。

杨氏应了声,偷偷给暮青使眼色,悄声道:“陛下瞧着可不大畅怀,伴君如伴虎,将军需谨慎着。”

暮青深吸一口气,没再说下去,低头,用饭。她脸上的面具没摘,那粗眉细眼的少年模样实在不美,雪色战袍的肩头却似落了霜,红烛照着,也难照化。

推荐阅读: 不朽剑魔     师士传说     终极传承     我的新郎是阎王     龙魔血帝     万年只争朝夕     锦衣风云录     重生毒后:王爷有种别跑!     乱世江湖行     红楼之降服贾琏     洪荒:开局成了九转金丹     万界召唤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