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当,这是应当。”
且说宋氏回了李府,添油加醋地将她在苏家的遭受说了一番,隐去了苏玉畹骂她接管二房贿赂之事,只说苏玉畹放肆放肆,看不起她这个穷亲戚,出言讽刺她,对李家及李太太非常不尊敬。
那宋氏虽知魏氏会做安排,却内心还是不安,回家以后便也派了下人去探听――她凑趣上李府,这大半年时候靠着李太太的照拂和犒赏,也攒了些银钱。为充门面,她特地买了个十岁摆布的小丫头,起了个名儿叫春香,出门时带在身边,回家时就使唤人家做事。
小春香缩了缩脖子,小跑着从速去了。
“好,好。”
“行了,你下去吧。”宋氏表情大好,扬了扬手帕,让春香分开,随即又冲着她的后背道,“把盆里的衣服洗晾好再去做晚餐,行动快些,二爷返来如果没得饭吃,看他不撕了你的皮。”
说到这里,她抬起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了宋氏一眼,机警地换了个词儿:“打扮得体面子面地出来哄人打秋风。您把太太的那些话转告给她,可她底子不听,只说她不出面打理买卖,一家子都得饿死。”
苏玉畹再如何不过是十五岁的小女人,一向糊口在父母的庇佑下,没受过甚么磨难,常日里待人接物也非常暖和,说话都不大声。如许温室里长大的女孩儿,能短长到哪儿去?这段时候她也不过是强撑着罢了,背后里不知如何哭鼻子呢。并且她这模样能撑到甚么时候,也是未知。说不定过两天她就把大房的买卖悉数交给苏长亭了。
孟姨娘大喜,站起来给苏玉畹行了一礼:“多谢女人给他机遇。”
立春接过礼单,便亲身去库房着人搬礼品去了。
“是,是。”孟姨娘连声道,“盛哥儿只要女人、少爷这么两个姐姐、哥哥,他是最知戴德的孩子,女人、少爷对他的好,他定会记在内心,今后长大了,跟女人、少爷相互搀扶,相互帮扶,一家子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苏玉畹一点头,从榻上坐了起来,看着孟姨娘,正色道:“你身为盛哥儿的亲娘,为他筹算,老是一副慈母之心,我能了解。不过我丑话也放在前头,你有些谨慎思小筹算,这个我不管。但你不能做侵害我们大房的事。如果过了这个底线,不管她是谁,有多大脸,我就是拼了名声不要,也毫不会轻饶的。你需得记着这一点。”
“不错。”苏玉畹嘴里吐出两个字,”那就这么办吧。”
这也是前几日苏玉畹去茶园时,孟姨娘本来想让苏世盛跟着她和苏世昌一起去,厥后见苏老太太称病,觉得局势有变,要退一步静以观之,不让苏世盛一起去茶园的启事。
春香去苏府转了一圈,毫不吃力地将动静刺探清楚,返来禀道:“奶奶,奴婢去苏府,正遇见太太那边的人也在探听呢。奴婢躲在一旁把话听得清清楚楚。那苏家的下人说,大女人进门后不给您施礼,也不睬会您,眼里底子没有您。厥后您主动跟她说话,她就出言讽刺您,说您是李家的穷亲戚,打扮得……”
李太太本就不是轻信之人,本来想要娶苏玉畹做儿媳妇,就是看中她明白事理,长得也好,家道又不错,苏长清和殷氏都不是难相处的人,这才做了这门亲。以是听了宋氏的话,将信将疑,用话安抚了她两句,打发了她出去,便叫来亲信下人:“去苏府探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晓得苏家大女人和二奶奶都说了些甚么话。”
愣愣地出了门下了台阶,直到出了日影阁的院门,孟姨娘这才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