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7. 条条大路通大唐
身在他乡老想家
鉴真大师是大菩萨转世,与佛有缘,三岁削发,属于律宗的高僧。中国佛教分为十宗,律宗是持戒律最严的一派,律宗高僧都是过午不食,一天两顿饭,近代闻名的高僧弘一大师也是律宗。
突厥鼓起于阿尔泰山,它能够是匈奴的后嗣或者别种。阿尔泰山是明天蒙古国跟新疆交界的处所,它又叫金山,产黄金,以是蒙前人一夸你,就说你纯粹得跟阿尔泰山的金子似的。现在估计也没了,都是沙土了。6世纪中期,糊口在阿尔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国。到隋朝初年,分为东突厥、西突厥,此中东突厥特别强大。
翻译这些佛经,穷唐三藏一人之力是翻译不完的,以是他得收门徒。他收门徒不是孙悟空、猪八戒甚么的,他们只会打斗。很多和尚想拜三藏为师,但佛家最讲缘分,一看咱俩没缘,我就不收你。天子都有点儿焦急了,意义就是你再不收门徒,转头你歪畴昔,这事儿如何算?但也不能催他,你看你收谁合适?三藏大师就去找门徒,他经常安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一天,他在闹市中瞥见一名魁伟少年,眉清目秀,宁静而行。蓦地间若觉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打算回程时,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赶紧探听这少年家世。厥后探听出来了,本来是当朝建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慨道:“如此灵慧的孩子生在将门,不成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能够传下去了!”马上前去国公府拜访。
1942年,日本侵犯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发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笔墨,详细记录了玄奘灵骨展转来宁迁葬的颠末。因为玄奘灵骨名声明显,各地都想迎请供奉,导致玄奘灵骨一分再分。
新罗立国,参用了唐朝轨制,设立国粹,传授儒学。如果在当代朝鲜,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兼并之前,如果不熟谙汉字,想仕进是没戏的,扒拉土疙瘩去吧!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时候,公布“训民正音”,才有了朝鲜笔墨,以是韩国人特别崇拜世宗大王。但是他公布“训民正音”的时候,很多大臣反对,说吐蕃、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之类的蛮夷才自创笔墨,我们文武轨制都跟中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该该别的自创一套笔墨。
回纥比较聪明,总结了从匈奴到突厥灭亡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能与中原王朝为敌,因为中原王朝国力强大。就是说,除非少数民族武力强大到一战就能把中原王朝给灭掉,如果灭不了,只要中原王朝缓过劲来,他便能够弄死你,因为他经济强大。兵戈就是打的经济,北方游牧民族是畜牧经济。大雪灾一来,你的草全被挡住了,牲口没得吃,全冻死了;人住的帐篷是靠畜皮搭的,衣服是兽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靠畜牧。如此说来,一场雪灾或者一阵龙卷风,就能要一个政权的命,就能形成政权灭亡。
鉴真大师55岁那年,日本两位高僧——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求法。日本佛教戒律不完整,和尚不能遵循律仪受戒。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想请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法,鉴真大师决然承诺。当时他已经55岁高龄了,明天55岁不算甚么,40岁到70岁算中年,70岁以上才算老年。当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55岁就不得了了。弟子们都劝鉴真大师不要冒这个险,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决然六次东渡。唐朝的法律是不答应百姓出国的,出都城是偷渡,以是鉴真大师六次都算偷渡,头四次都没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发就是船漏了返来。第五次一出海刮大风,风一停,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