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三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
玄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突入鸣梁海峡。
很快,独特的气象呈现了,逐步挨近的日军诧异地发明,陈璘的旗舰上竟然看不到任何兵士!船上空空荡荡,无人活动,非常之温馨。
参考动静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瞻仰的小西行长部终究完整崩溃,纷繁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颠末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火龙出水
那就持续进步吧,只要达到顺天,统统都将结束。
接到打击号令后,邓子龙部从埋伏处俄然驶出,将日军归路堵死,并以十只战船为一组,向日兵舰队建议多点突袭。
在这个天下上,笨人的第一特性,就是自以为聪明。
邓子龙部下的这三千兵,大多是浙江人,跟从他从浙江前来此地,固然名不见经传,却绝非平常。在五十多年前,这支步队有一个更加清脆的名字——俞家军。
“我就要死了,但现在战况告急,不要流露我的死讯,请你代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义,持续战役下去。”
从戎的也没白干,为表扬大众,传闻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兵士的封赏。当然,详细到每小我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另有陈璘如许的带领,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不管如何,也算够意义了。
但是不管大小,汗青上确切存在过如许一件事情:
仅此罢了。
此光阴军虽受重创,但主力尚存,李舜臣竟然孤军突入敌阵,应当说,他很英勇,但英勇的另一个解释,就是笨拙。
遵循之前的打算,当邓子龙的第一声炮声响起时,陈璘起航反击。
而明朝方面……根基没甚么动静。
在战役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虑到之前他只要十二条破船就敢打日军四百条战舰,现在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示一把实在说不畴昔。
明军的第二波进犯开端,不消跳帮,不消搏斗,因为在邓子龙的战舰上,设备着一种兵器——虎蹲炮。这是一种大型火炮,射程可达半里,固然能力普通,炮弹飞个几百米就得掉入水里,但近间隔内打日军的铁皮木头船,还是绰绰不足。
固然很多年后,面对拿火枪的英军,手持长矛、目光板滞的清军几近毫无抵当之力,但很多人并不晓得,几百年前的明军,却有着先进的思惟、创意,以及登峰造极的火器。
在乱军当中,李舜臣亲身擂鼓,率旗舰冲向日兵舰群。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日军行列太长,并且毫无防备,转眼之间,后部上百条战船已被切成几段,固然日甲士数占优,却堕入明军豆割包抄,转动不得。
露梁海之战
战后,刘綎、陈璘任职都督同知(从一品),算是升了半级。当然,也不是白升的,几个月后,这两位仁兄就被调去四川播州的穷山恶水,因为在那边,另有个杨应龙等着他们去清算。
此时的岛津义弘站在旗舰上,信心实足地向着目标地挺进。之前的泗川之战,固然他只是幸运捡个便宜,但毕竟是胜了,又被人捧为名将,就真把本身当回事了,之以是跑来救小西行长,倒不是他俩干系多好,不过是二杆子精力大发作,别人不干,他偏干。
此时,已是十九日凌晨。
明军保护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那几名日军乱刀砍死。
估计是打藤堂高虎之类的废料上了瘾,李舜臣压根儿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一起冲进了日军中军。但是岛津义弘用实际施动证明,作为二杆子的优良代表,他并不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