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61章 朝堂新格局
苏轼早已听苏辙提过慕容复要为他们兄弟二人出版诗集文集一事,现在听慕容复再度提及,他马上便承诺了下来,只是有一点忧愁。苏轼一贯丢三落四,本身写过的文章诗赋还得下力量好好清算。当然,厥后发明由苏轼清算的诗文集还不如慕容复代他清算的完整,那就是后话了。“除我以外,另有很多士子学贯古今,若能共襄此事……”
诸葛正我是个说话头醒话尾的聪明人,当下将眉一挑,了然道:“本来这才是明石写评书排昆曲的真正企图!”
正月过后,被世人殷殷期盼已久的苏轼终究入京。慕容复与秦观两名弟子还是至城门外相迎,只是这一回,刚与苏轼见面的慕容复不及酬酢已先跪地请罪。苏轼现在与司马光仍在蜜月期,慕容复在朝堂上痛斥司马光,伤的是司马光的脸面,更是苏轼与司马光的交谊。
慕容低声感慨:“这个……莫约是弱国无交际罢。文人软弱怕死,朝堂诸公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然……”抗战时列强在租界有独立统领权,哪怕杀了人,也得经过本国法庭审判。至于究竟有没有审判,那就只要天晓得。大宋现在虽没有那么弱,可为了所谓的“颜面”,却做出了与后代一样的行动。后代弱,在气力;大宋弱,大部分倒是在心气。
“组建六扇门,独立于刑部与各级官府以外,专管江湖帮派斗争与朝野大案要案。不知诸葛兄可有兴趣?”慕容复正色道。诸葛正我并非科举出身,攀登宦途过分吃力,不如另辟门路。“少了各级官僚掣肘,诸葛兄靖安天下的志向亦可更进一步。”
“岂有此理!”乔峰当下拍案而起,“这不是拿我大宋百姓给外族做情面?朝廷怎能如此软弱无能?”
慕容复晓得秦观一贯对这等世俗小事贫乏观点,见他来问不由吃了一惊。只是一见秦观神采滑头,慕容复目光一转顿时明白了他的企图,无法道:“现在教员风头正盛,还是过一阵子再说罢。”究竟上,慕容复的原打算是等苏轼升翰林学士主持礼部贡举,在太学学士院测验中拔擢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三人,凑足苏门四学士以后再停止饮宴。
苏轼闻言马上面前一亮,现在的书价多数在三五百文以上,如果赶上一些孤本、善本,或者比较偏门的册本,那代价更是昂扬。家道浅显的士子肄业,仅买书一项便已是一笔不菲的开消。“若真能如此,倒是大功一件!”苏轼喜不自胜隧道,书价便宜便能促使学子长进肄业,使大宋文教野蛮,原是利国利民。“书价定得这般低,能挣着钱么?”
乔峰与诸葛正我俱是利落磊落之人,两人互视一眼,一同端起酒杯慨然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公冶乾,那是惩办部属,地点天然选在了阴沉刻毒不见天日的刑堂。见诸葛正我,倒是厚交老友小酌交心,因而慕容复身处的环境顷刻又变成了鸟语花香景色错落的花圃凉亭。诸葛正我却好似一早得知了甚么动静,打趣地睨了坐在慕容复身边的乔峰一眼,方叹道:“蔡京小人,尚未失势,不敷为虑。我只是感慨,为何夏人在我大宋打了人犯了法,开封府竟没有统领权?”
这第一件事,就是请苏轼为即将在天下放开的书肆题字。门徒有求,苏轼天然无有不从,取出笔墨很快就写上了“锦书阁”三个墨汁淋漓的大字。目睹慕容复谨慎翼翼地将那横幅吹干收起,苏轼忍不住提示他。“开设书肆虽说有开启民智之功,只是在天下放开会不会过分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