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8章 东湖开发区的迷雾

我的书架

他递来一支中华烟,打火机的火苗映着他闪动的眼神:“小谢,你背后是哪位带领?”

我低头抿了口茶,嘴角微不成察地翘了翘。

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寒气却压不住集会室里的炎热。椭圆形的红木桌边,十几其中年男人西装革履,领带松垮地挂在脖子上,茶杯里的茶叶梗浮浮沉沉,像极了他们现在扭捏不定的心机。

吉普车碾过水坑,溅起一片泥浆。后视镜里,东湖宾馆的灯光在雨中垂垂恍惚,而更远处,1990年的武汉天涯线上,还看不见将来光谷的半点影子。

“鲁巷西侧有200亩荒地,目前还是个人用地。”他猛地靠近,带着烟臭的热气喷在我脸上,“按政策能够‘科技实验田’名义划拨,每亩……500块。”

“那就200亩。”我站起家,顺手将那张2023年的打算图留在桌上,“对了李组长,来岁三月您夫人想去香港购物的话,建议住铜锣湾的怡东旅店——那四周治安好。”

我钻进吉普车,雨水顺着车窗蜿蜒流下,像一条条扭曲的毒蛇。

“谢同道,你是扬帆实业的代表?”李明德俄然看向我,眼神里带着核阅,“传闻你们公司刚注册资金三百万,主营范围是……打扮贸易?”

张铁柱撑着黑伞等在门口,缺了半截的小指上还缠着纱布:“小谢老板,周明远刚来电话,说纪委在查汉阳钢厂那批特种钢……”

李明德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他猛地站起来,手指颤抖着指向图纸边沿的一块空缺:“这、这里为甚么预留200亩绿地?”

走出东湖宾馆时,暴雨滂湃而下。

圈地的博弈

200亩的“白菜价”

“腾讯是甚么单位?民营公司凭甚么进高新区?”另一个干部神采乌青。

我慢条斯理地收起照片:“我要300亩。”

“奉告陈厂长,把帐本烧了。”我摇下车窗,将烟头弹进雨幕,“别的,明早带人去鲁巷量地——凡是能瞥见鱼塘的处所,全给我插上‘扬帆科技实验田’的牌子。”

2023年的“预言”

1990年7月15日,武汉东湖宾馆

集会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几个本地官员互换着眼神——鲁巷?那处所现在还是鱼塘和菜地,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

我不慌不忙地站起家,解开档案袋的棉线,取出一卷经心裱糊的蓝图。

我微微一笑:“因为2025年,这里会建成环球最大的量子计算尝试室。”

“不成能!最多200亩!”

我笑而不语,从怀里摸出一张照片推畴昔——照片上是北京某位经济智囊与荣毅仁的合影,后背用钢笔写着“鼎新可试点,地盘先试行”。

“李组长,各位带领。”我将蓝图铺在集会桌上,手指导在图纸中心的“光谷广场”标识上,“这是扬帆实业拜托香港都会打算院设想的《东湖科技新城2035年团体打算》。”

李明德的神采刹时凝固。他女儿来岁三月赴港留学的事,连秘书都不晓得。

散会后,空荡荡的集会室里只剩我和李明德。

集会室炸开了锅。

李明德倒吸一口寒气,照片上的笔迹他太熟谙了。

——那是2023年光谷的实景复刻图!

“荒诞!武汉哪来的钱修地铁?”一个秃顶局长拍桌而起。

——500元/亩!相称于白送!

但我晓得,那200亩荒地上,即将长出摇钱树。

我淡定地从档案袋抽出第二份文件——1995年国务院批复武汉地铁扶植的红头文件复印件(当然,现在还未存在),以及2001年光谷首拍地盘的成交记录(单价仅80元/平方米)。

推荐阅读: 超脑太监     混沌丹神1     极限大明星     全球最强弃少     驭鬼有术     千亿宝宝:盛少宠妻成瘾     老祖总是想退婚[穿书]     穿书之极品小姑姑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     莽荒主宰     我的美女村支书     重回70:回到和渣女领证的当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