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15章 直击时弊
高鸿图等内阁官员也是有些不敢信赖。
此人虽是绍兴人,但却跟绍发兵爷的风格截然分歧。
当下崇祯起家正面回应:“去岁各省之矿监、税使及织造局等皇家机构,一并向朕的内廷司钥库解送税银二百余万两。”
不愧是老官僚,一句争辩就给顾炎武和郑遵歉两人定了性,你们这就是无知小儿之间的辩论,甚么都不是。
彝伦堂刹时堕入死普通沉寂,统统士子都堕入深思。
但是漂没这事,不能拿到明面上说!
“只是会稽一个县便缴税数万两,绍兴一府有多少,浙江一省又有多少?江南八府又一州又有多少?全部大明又有多少税银?”
彝伦堂下再一次堕入死普通的沉寂。
顾炎武最后对郑遵歉说:“叨教郑兄,这个题目不处理,副本清源有何用?我就问你副本清源又有甚么用?”
彝伦堂上的郑森冲崇祯和四位阁老一揖,又对顾炎武说:“宁人,你接着说。”
旁听的高鸿图、姜曰广、解学龙等朝堂诸公却神采乌青,他们天然是很清楚顾炎武提的这个题目的答桉的,说白了不就是漂没?
“试问,大明岁入真的只要戋戋两千万?”
归根结底就一句,再加征商税是不可的。
“对,我等也可作证。”傅山、朱延祚另有冀运洪也纷繁起家。
当下郑森便也没制止郑遵歉。
郑森也担忧的看了一眼崇祯,却发明崇祯神采安静,并没有是以而活力,仿佛郑遵歉说的是跟他无关的事情。
郑遵歉商贾出身,就免不了替商贾代言。
现在搬起石头砸本身脚了吧?
再说郑遵歉又成不了张居正或魏忠贤。
崇祯笑了笑说:“廷议之事有的是时候,本日议不完明日可接着议,但是听诸生直抒胸臆、直击弊端的机遇却不成多得,朕还想再听。”
“辽镇兵额已经不敷六万人啊,按理说有两万百军饷就已经是绰绰不足了!”
他崇祯可不是年幼即位的万历小天子,只能任由张居正拿捏。
郑森便一肃手说:“宁人兄,请到堂上说你的弘论。”
再持续说下去,这些口无遮拦的士子真的就会提及漂没。
“但是朝堂诸公核定的辽饷额度是每亩一分二厘,实际征收辽饷近七百万!”
你高鸿图不是说他们是无知小儿间的辩论么?那么朕明天就要奉告你,年青人的活力不是你们这些老官僚能对比,别在朕面前倚老卖老。
圣上向各个省派出这么多矿监、税使,就只征收了戋戋二百余万两税银?这跟天下各地的作坊主、商贾的感受可大不一样。
“但是从万积年间,朝廷向浙江派出守备寺人起,我郑家酒坊便需每年向中官税使交征税银,且税银数额皆由税使一言而决,偶然少偶然多,偶然搭上红利还要倒赔钱,单单只是客岁,我郑家酒坊便交征税银三百两!”
高鸿图遽然惊醒,拱手寂然说:“首辅所言极是,硁斋受教。”
说到这,郑遵歉终究抛出了他的结论:“有鉴于此,鄙人觉得开源则大可不必,完整不必增设项目加征商税,只需副本清源,让中使参随及土棍贪墨之九成税银流入国库,则国用之不敷便可迎刃而解,大明便仍有可为!”
“但是辽饷开支却仍保持在七百万,且仍旧是入不敷出,那鄙人不由要问,多出的五百万辽饷去哪了?”
高鸿图晓得不能再让这些士子说下去。
“几位阁老如果有暇也无妨一听,有好处。”
当下高鸿图上前一步朗声道:“圣上,不如廷议完了再兼听士之间的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