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相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的书架

高拱见皇上毫无倦意,心中颇是欣喜,遂持续道:“今虏既效顺,受吾册封,则边疆必且无事,正欲趁此闲暇之时,积我赋税,修我险隘,练我兵马,整我东西,开我屯田,理我盐法,次苐行之,使常胜之机在我,彼若背信,我遂兴问罪之师,伸缩进退自不足地。切不成苟见一时宁息,遂尔怠玩苟安,沿习故套,图苟免一身,罔顾贻患来者。伏望勑下兵部,严饬各该督抚将领诸臣,务要趁此闲暇之时,将边事大破常格,实在清算,有当改弦易辙者,明白具奏议处,毋得因循自误。为此,要有奖惩标准:赋税比上年积下多少,险隘比上年增修多少,兵马比上年加添多少,东西比上年整造多少,别的屯田盐法以及诸事俱比上年拓广多少,明白开报,若果卓有成绩,当与擒斩同功,若果仍袭故常,当与失时同罪。如此,则边方之实政日兴,国度之元气日壮!我大明复兴在望矣!”

皇上欢畅地站起家,道:“礼部议奏,赏顺义王等上表诸臣!”

高拱又伏地叩首,三呼“万岁”。起家的当儿,很多人已是热泪盈眶,易动情者,竟是泪流满面。

“是啊,难不成这就是汗血宝马?”一个年青人欣喜地说。

“喔呀,这是哪来的马?真是好马,活这么大,头回儿见这么好的马!”一个老者感慨道。

“不一回事儿。”中年男人解释说,“朝贡者,藩属也,是外邦;进贡者都是大明的臣子。北虏的俺答汗封的是王,他的儿子们封的是都督同知、批示、千户,都是大明的武官。是以呢,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嘞!”

“想起来了!”一个穿长衫、私塾先生模样的中年男人道,“传闻鞑子臣服天朝了,这些宝马,定是鞑子进的贡!”

“臣,遵旨!”兵部尚书杨博躬身道。

皇上沉吟很久,道:“既然高先生如是说,朕就准辞吧!赐银五十两,斗牛衣一袭!”

“陛下!”高拱哽咽道,“臣夙抱苦心,向未敢明其意。去岁纳降事起,群议狼籍,恨不能计未就而先幸其败!臣等殚精悉虑,仰赞宸谟,成此大计。但尽此一念为国之心,即祸福所不敢计,又何敢幸功!即今封贡互市皆巳结束,三陲晏然,曾无一矢之警,境土免于蹂践,生民免于搏斗,边费之省,不下百余万,即胡利之入,不下数十万。有尊而无辱,无益而无损,既昭然矣!臣等为国之心始得少偿,则臣等志愿巳毕,千万足矣!即臣等夙夜经画,不无少效微劳,乃职分当然,仰报皇上之隆恩者,曾无万分之一,冒叨升荫,实所未敢。伏望皇上俯垂昭鉴,特允辞免,则不唯愚分获安,而臣为国初心,亦能够白。”

皇上道:“祭告郊庙!”

德胜门外有一个大校场,是京营练习场合。隆庆五年六月中旬的一天,校场上俄然呈现几十匹大马,每匹马的笼头上都拴着一条黄绫。这些马匹清一色是纯粹的枣红色,膘肥肥壮,鬃毛划一,凌晨的阳光投射畴昔,油光闪亮。

“连鞑子也来朝贡?这么说我大明又强大起来了?!”老者不敢信赖似的说,用力揉了揉眼睛,伸长脖子想看得更逼真些。

高拱缓缓道:“自臣入仕以来,耳闻目睹者,皆北虏拥众大肆入犯,岁无宁日之耗。边疆之民肝脑涂地,父子伉俪不能相保,膏腴之地弃而不耕,屯田荒凉,盐法阻坏不止,国库为之耗空,举国为之凋敝!先帝常切北顾之忧,屡下诏谕修举边务,然劳力费财卒无效果。明天佑国度,彼慕义请贡称臣,不唯名义为美,且一举息境土之蹂践,免生灵之苛虐,省粮饷不成计,中外皆得以安,此其一。强虏称臣,自可示舆图之无外,全天朝之尊,伸中华之气,使九夷八蛮闻之,足以坚其畏威归化之心,此又其一。”

推荐阅读: 追求永生路迢迢     嫡女煞妃     盗秦     冷少缠情:老婆,我们复婚吧     重生之归位     藏不住的秘密     我都穿越了,为啥狗子是主角     大影帝     心机女王,恋恋南墙     万古仙尊     地狱菩提     喜孕少奶奶:总裁大人,又饿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