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相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边关锁钥

我的书架

“北虏掠朔州、应州,多是破此关入内。”大同巡抚方逢时道,“所谓烽火浸礼,此堡为最。”

大同府阳和县,地处大同城东北,紧邻长城,为国朝“极冲”之地。这里,不唯城池坚毅,且文武衙门浩繁,仅文官衙门,除了县衙外,另有位于东街的巡按御史察院、西街的兵备道衙门。而坐落在县城南街路西的一座大院,在隆庆四年春,整修一新,宣大总督自怀来移驻阳和,这里便成了总督辕门。辕门摆布,对称而立两座极新的牌坊,左边一座上书“节制三镇”,右边一座上书“边关锁钥”。

王崇古手捻髯毛,声音降落地吟出四绝句。

“自成祖起,前后在大同境内八百里长城构筑墙堡五百多座,边墩、火路墩一千五百多个。这条带形的防备线,蜿蜒于大同北部丛岭沟壑之间,如道道重障,保护着大同。”方逢时向北一指,向总督禀报着。

王崇古向前走了几步,世人刚要跟从,他摆摆手,表示止步,只唤方逢时上前,两人并肩在堡墙上踱步。

但是,两人一时也不知从何动手,心中没底,遂堕入深思中,冷静地沿堡墙走了一圈,又进堡内检察一番,王崇古一指关隘:“去看看。”

这天辰时,新任宣大总督王崇古,身披大氅,骑在一匹高头大顿时,在巡抚方逢时、总兵马芳等人的簇拥下,出了县城北门,沿长城巡查城堡墩台。

频年战骨未曾收,

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汇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大同府的天镇、阳和、大同、左云,经右玉、平虏达于偏关。王崇古不辞劳苦,一起巡查了沿边的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永嘉堡、瓦窑口堡、镇宁堡、镇口堡、镇门堡、守口堡、靖虏堡、天成城,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得胜堡、镇羌堡、拒墙堡、镇虏堡、镇河堡。十天后,到了平虏城,午后登上了败胡堡关墙。

方逢时是湖广嘉鱼人,与高拱、王崇古都是同年进士,但他要年青十来岁,少大哥成,个子矮胖,走在身材魁伟的王崇古身边,常需仰脸说话。

“是啊!”方逢时感慨道,“塞下多畏北虏劫掠,久已废耕,我近边膏腴地土皆荒凉不治。临边百姓堕入肝脑涂地,父子伉俪不能相保的地步。”

“果不出所料!”王崇古道,他蓦地回身,叮咛道:“将二人带到堡内操守府,本部堂要亲身鞠问!”

“中玄不唯识见超迈,且才调卓著,朝廷得其主持,真乃大明之幸!”王崇古手捻髯毛,感慨了一句。他与高拱不唯有同年之谊,更因外甥张四维颇受高拱赏识,经常在他们之间通报动静,是以他对高拱知之甚深。外甥张四维传达的高拱的嘱托,让王崇古有几分奋发,同时也感到压力甚大,不敢稍有懒惰。固然到任后即马不断蹄巡查、摆设,与兵部衔接,统统都已到位,但他还是心中忐忑,总感觉另有事情要做而没有做,是以整日神采凝重,苦衷重重。

王崇古仍不语,仿佛堕入沉思。他比高拱小三岁,同为嘉靖二十年进士,只是他一向在处所任职,前后出任知府、兵部道、按察使、布政使,直至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虽为文官,却久历疆场,先年在本地剿倭,而后在北边御虏,多年烽火风霜,使他看上去比实际春秋要大些,经心修剪过的髯毛已然灰白,肥胖的脸庞上充满皱纹,唯有两只不大的眼睛,透出刚毅与机灵,为他增加了几分豪气。

推荐阅读: 都市之最强狂医     推棺     彼岸牵情     嫡女狠毒:邪王,缠太紧     八零天后小军嫂     天魔神帝     深度蜜爱:腹黑老公,悠着点!     开局百万灵石     剑破九霄     贫胸有礼了     青铜甲     我可能修了个假仙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