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汗青记录、背景
1、要人物
9、岳飞被害
7、金兵大败
五年,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受命弹压洞庭湖地区杨么叛逆兵。
2、汗青背景
1130年(建炎四年)进驻宜兴。
12世纪,居住在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金国,前后灭掉辽国和北宋。北宋灭亡的那年,金国人偶然统治中原地区,就想出了“以汉治汉”的体例——立傀儡天子张邦昌为帝,张邦昌仅当了33天的天子,就将政权让渡给了宋高宗赵构,赵构建立起南宋王朝,厥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赵构只知南逃,不敢抵当,乃至一度乘船入海,不敢登岸。他写信给金军统帅宗翰苦苦要求:“自古面对危亡的国君,或是奔逃,或是死守。我现在已经逃无地,守无人。祈求元帅赐赉怜悯和宽恕。”全军南进,给群众带来深重的灾害,一些主战派将领,果断抗击金兵。岳飞是此中最闻名的一员。
次年春,率军于常州(今属江苏)截击完颜宗弼军渡江北归,前后于净水亭、牛头山(均在今江苏江宁西南)、靖安镇(今南京西南)击败金军,光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驻屯泰州(今属江苏)。继受命进援楚州(今淮安),在承州(今高邮)等地与金军鏖战,因众寡差异,被迫弃泰州退守江南。绍兴元年(1131),附属江淮招讨使张俊,率部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迁神武右军副统制。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受命挥师北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趋襄阳(今湖北襄樊),向伪齐政权的守军建议狠恶打击,仅用二三个月的时候就遵循预定打算光复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阳军(今河南信阳)等六郡之地。这是南宋建立政权以来第一次光复大片失地。是以年仅32岁的岳飞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南宋大将中最年青有为的一员。与沧桑兵马、屡立军功的韩世忠、张俊,以及世世将家、久历战阵的刘光世被称为南宋的四大将帅。他所带领的“岳家军”因规律严明,军功显赫,深受群众恋慕,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一其中流砥柱。
四年,任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率军自江州溯江西进,光复汉水重镇郢州(今湖北钟祥),遂分兵北进,连克随州(今属湖北)、襄阳、邓州,大败金与伪齐军,并顺势光复唐州、信阳军(今河南唐河、信阳市),从而节制长江中游泛博地区,翻开与川、陕通路,以功授清远军节度使。而后,营田积粮,练习军伍,主动其光复中原作筹办。同年冬,出兵救济庐州(今合肥),击败金与伪齐军。
十仲春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殛毙。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连合公众。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批示机灵矫捷,不拘常法,夸大应用之妙,存乎一心。严于治军,正视选将,信赏明罚,珍惜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常能以少胜众。金军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自江州北上,大败刘豫军,光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
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仲春廿九)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