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3月末(天会五年仲春),受令改隶黄潜善。
十仲春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殛毙。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连合公众。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批示机灵矫捷,不拘常法,夸大应用之妙,存乎一心。严于治军,正视选将,信赏明罚,珍惜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常能以少胜众。金军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七年,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力陈乘伪齐主刘豫被废,金军无备,增兵北伐,图取中原之策。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和议,重申光复两河壮志,均遭高宗与权相秦桧回绝。
5、挥师北伐
他写下了《满江红》这一传世之作。“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狠恶。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初,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新,清算旧江山,朝天阙。”
五年,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受命弹压洞庭湖地区杨么叛逆兵。
8、绍兴和议
十年,率军迎战大肆南进之完颜宗弼军,遵循以襄阳为基地、保持河朔、光复中原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兵袭扰金军火线;以部分兵力迂回侧击东京一带金军;自率主力从正面反击,直趋中原。在公众共同下,仅月余,接踵光复西京(今洛阳)及陈(今淮阳)、蔡间诸要地,构成东西并进,威胁东京金军之势。旋于郾城之战中,充分操纵所部士气畅旺、练习有素等无益前提,大败金军精骑。继在颍昌之战中,再次击败完颜宗弼军的反击。合法岳飞翔将挥师渡河时,高宗、秦桧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班师,导致其规复中原打算功败垂成。
1、要人物
1126年(靖康元年)相州投刘浩军。
岳飞也和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并称为“南宋复兴四将”。
次年春,率军于常州(今属江苏)截击完颜宗弼军渡江北归,前后于净水亭、牛头山(均在今江苏江宁西南)、靖安镇(今南京西南)击败金军,光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驻屯泰州(今属江苏)。继受命进援楚州(今淮安),在承州(今高邮)等地与金军鏖战,因众寡差异,被迫弃泰州退守江南。绍兴元年(1131),附属江淮招讨使张俊,率部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迁神武右军副统制。
小我经历
靖康元年(1126),复当兵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英勇升秉义郎。后附属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
1127年9月(建炎元年八月),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充中军统领。
(1)岳飞从金军手中光复安康。
1141年,宋高宗消弭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秦桧又派他的虎伥诬告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拘系入狱。另一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诘责秦桧,按照甚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故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殛毙了岳飞。当时候,岳飞刚39岁。岳飞被害今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安葬起来。直到宋高宗身后,宋孝宗即位,岳飞的冤狱获得昭雪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厥后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现在,在寂静宏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满身戎装的岳飞泥像,泥像上方吊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国土”四个大字。在岳飞墓门劈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应了群众对民族豪杰的钦慕和对卖民贼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