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横刀行之扶余乱 > 第2章 刺史大人的烦恼(下)

我的书架

天气渐暗,城中飘零着炊烟的香味,长街上的人们行色仓促,收摊的,关门的,回城的,出城的,繁忙了一天,最幸运的,便是坐下来跟家人一起围坐在炕前,热热烈闹的吃上一顿饭。元鼎牵马,信步而行,没走多远,肚子里便“咕噜”一声响动,驰驱一天,竟也生出几分倦怠,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冷巷子里,在一间老宅门外站定。身后的黑马打了个响鼻,用蹄子敲打着门前的石板台阶。元鼎将马拴在石墩上,伸手一推,大门便朝里翻开一半。

元鼎擦了把手,起家道:“时候不早了,嫂子早些歇息,有甚么需求,去衙门找我或小黄都行。”说罢,从怀里取出一个荷包子,悄悄放在中间的石磨上。

“大报酬甚么要哭鼻子呢?”

“大人不成以哭鼻子!”

一个妇人从屋里走了出来,元鼎面前一亮:布衣荆钗,不施粉黛,倒是高挑身材,清算得清爽利落。老王曾说,看女人,毛头小伙子是从上往下,先看脸,标致就行;有目光的男人,都是从下往上,先看腿,次看腰身,再看胸,最后才是脸。只一眼,便知老王所言不虚,公然有目光。

元鼎用饼把大葱卷起,摆直,道:“老王他,没返来。”

“也是个大头。”少妇跟了一句。

世人走后,刘仁轨把幕僚郭务悰留了下来。

刘仁轨点点头,道:“如此甚好。至于贵使团安设一事,出于安然的考虑,本官筹算将知府衙门腾出来,供各位居住,并派兵严加防备,不知正使大人意下如何?”

元鼎瞧了眼埋头啃饼的大头儿子,道:“这孩子……”

少妇道:“人都没了,还清算个啥?”

元鼎排闼而入,屋里乱糟糟的,另有股陈年的霉味儿,八成是几个月没晒被子。随便看了一圈,元鼎又转回屋门处,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内心空荡荡的。

少妇从屋里抱出一个热腾腾的大竹筐,香气四溢。大头儿子立即大喊着从院墙边抱起一捆大葱,飞奔过来,挑了最粗最长的几根,一把塞给元鼎,道:“你跟老王叔叔一样,最大,最粗!”

少妇没有回绝,一点情意,又何必矫情。

“这家伙,又不锁门。”元鼎跨入大门,门后是一个小院子,院子一侧是水井、石磨,另一侧是一间马厩,正对大门是一间普浅显通的泥瓦房,屋檐下靠着木叉、扁担、竹棍,还丢着一副老旧的马鞍笼头。这就是老王的家了,出门向来不上锁;照老王的话说,有哪个毛贼敢来马快家里偷东西?

很久,少妇才摸摸儿子的大头,道:“我男人长年在外做买卖,一年都回不来几次,这几年多亏老王照拂。”

沙吒相如看了眼元鼎,又看了眼刘仁轨,见这两人不约而同暴露一丝玩味的神采,心下悄悄叫糟。国牟成用力咳了几声,把世人的重视力拉了过来,道:“百济懦夫的尸体,天然是要带回百济的;只不过尸体浩繁,运输不便,依我之见,可否请大人安排一下,将懦夫们的尸体火化,由我等将骨灰带返国,也好交还给他们的家人,一并抚恤。至于伤者,只能先行救治,再随船出海了。”

那少妇看了眼元鼎的马快装束,就晓得是老王的同僚,便快步上前拉开院门,热忱道:“这位兄弟快出去坐,跑了一天差事累了吧,家里恰好烙了饼,边吃边说。”

少妇一愣,也卷起一张饼,裹着又粗又长的大葱,狠狠咬下,呛出两滴眼泪来。

望着他拜别的背影,少妇脸上滑落两行热泪。

“被大葱呛的。”

推荐阅读: 充个会员当武神     无敌气运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     盗天墓之昆仑秘境     鬼命阴倌     婚不择食     大唐龙婿     大众情人     离婚向左,幸福向右     寻尸手札     但闻剑啸     重生太子妃来袭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