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不由吓得浑身发颤:“我虽不与严党靠近,却也……从未获咎过严党。”
“也都是内阁透出来的动静,一定千真万确。”张居正抬高声音道,“此番杭州遭劫,并非汪直之意,亦无毛海峰之功,坏就坏在贼首汪东城狡计多端,用兵暴虐。”
王忬以后,嘉靖三十三年始,便是张经李天宠这对黄金火伴,火伴一年后双双人头落地。嘉靖三十四年底,换上了周琉曹邦辅这对薄命鸳鸯,鸳鸯双飞后,杨宜到差舔赵文华半年,撤职回籍。嘉靖三十五年,终究到了胡宗宪的天下,他也几近成为倭乱以来,时任最久的东南总督。
七年前,倭乱渐盛,闽浙提督朱纨为官清正,主严政,不管倭寇还是汉人海贼,抓一个杀一个,对外对内皆是如此。朱纨初时便见官民与海贼勾搭私运,因此在对外下重手的同时,对内厉行保甲连坐轨制,一人与海贼贸易,全甲问罪。
事已至此,回顾东南七年,可见一二。
实在他早在绍兴,就已晓得汪东城是谁了。
“不传出去就包得住么?”张居正斥道,“现在杨家人已抢先揭露,杨长帆家人掌在严党手中,不是要他们如何供便如何供?说你通同杨长帆,不过是半句话的事!”
“叔大还是明示吧……”戚继光做出一副苍茫的神采。
“杭州已失,此贼自是不成小觑。”
“未比武,不成比。此贼大局韬略胜在一个‘诡’字,自是谋才。只是两军正面交兵,看的是统兵的帅才,不知此贼如何。”
“只怕引火上身。现在的局面,谁敢与汪直残党扯上半点干系?”戚继光重回席位,干脆拿起酒壶,一饮而尽,“杨长帆念及旧情,不肯看山荆殉节,这才放她返来……此事如果传出去,我如何洗得清?”
“元敬无妨回想过往,可记得有人如此用兵,以‘诡’制胜?”
戚继光点头。
戚继光跟着严峻起来:“叔大明示。”
嘉靖三十一年,朱纨死,山东巡抚王忬临危受命前来浙江,一年以内屡破倭寇,初次岑港大捷恰是他的佳构。也恰是因为岑港毁灭,大师的财路没了,王忬同朱纨一样开端遭恨被劾,幸亏王忬运气好一些,人也矫捷一些,恰逢大同垂危,便调任它处,早早逃出了浙江这汤浑水。现在看来,他临时是归宿最好的浙江大员。
张居正所言不虚,党争,总要有一个标准,特别是在危难之时,真如秦桧那般斗到亡国就分歧适了。
“哎……怕就怕你自作聪明!”张居正这才捶胸道,“得知此事,为何不上报朝廷?”
反过来看,东南局面重新乱起来,或许恰好就是党争的结果。
但他不能也不敢猜出来,万不能。
“哦?”戚继光惊道,“叔大的意义是,我认得此贼?”
“我懂,我懂。”张居正叹了口气,“既如此,你与夫人务必咬死不知是杨长帆,夫人也必须是本身逃出来的,余下的事,我帮你办好。这下子,要赔很多面子出去了。”
“元敬比之如何?”
“他可还带来了一小我——杨长贵,你可晓得?”
“元敬言重,危难之时,总要有一心为国的将领在,不能让他们都扳倒了。”
他说着扫视四壁,沉声道:“自是杨长帆无疑……”
张居正冷静点头。
“元敬对此贼评价如此之高?”
戚继光不假思考道:“这个晓得,杨参议的家人,我受杨参议之托,一向有照顾。他为何进京?还没到会试的时候啊!”
何如,赵文华遭捧杀垮台,天下的口水又倒向了胡宗宪。胡宗宪本欲招安汪直重新抖擞,根治东南之乱,怎奈满朝高低,天子到小卒都不买他的账,汪直死,浙江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