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201.第201章 :两强相争必有一失(一)
高澄起家亲身将侯景扶起来,寂然道,“司徒何出此言?司徒为社稷偏劳,我又岂能只顾本身?”
宇文泰的寝帐并不大,内里陈列得极其简朴,不过是一榻一几罢了。那张榻也不算大,要真是睡两小我,还真有点勉强。奇特的是那张矮几上连一份文牍都没有,只摆着一卷《老子》,像是刚才还读过的模样。地上设坐席,中间却连个可依托的凭几都没有。
高澄仍看着于谨舞剑,并不侧目地笑道,“我为郡公而来,郡公倒不承情?”
当下在高澄另一侧为侯景设席安坐。
高澄看于谨谈笑间极其安然,听他说完话,方才慢吞吞拿起面前玉觞笑道,“我与思敬兄,刀剑相见时方始了解,只可惜而后再无机遇厚交,可惜,可惜。”高澄连说两个“可惜”,也不解释,先喝酒。
这话听起来既残暴又伤感。不知他为何俄然如此情感降落,凭直觉高澄不以为他是个会寂然到此的人。高澄抬起眸子,看到宇文泰也正瞧着他,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里亮晶晶的,他不动不声色地问道,“姑父留我在此不是为了说这个吧?”
陈元康远远跟随在宇文泰和高澄以后。而侯景、侯和父子目送他们直至消逝方才相对视一眼。
高澄的神情看起来像是真的不觉得有假,至心以为侯景是尽了力的,他也是至心想救他出去。
这时陈元康、侯景、侯和三小我都很严峻地盯着于谨,于谨环顾,便笑道,“这有何难?大将军有命,谨不敢辞。”说罢起家唤军士拿宝剑来,又将玉觞递给军士,告罪谦辞几句便舞起来。
高澄用一双标致的绿眼睛看着他,像是底子不明白他的意义,“可这又与我何干?是姑父错在先,莫非要让我来承担?社稷不分裂,便都是大魏生民,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天然也有护佑黎庶之责。可既然不以天子为天子,不以社稷为社稷,在困顿穷途时才来哀告,不是有点悔之晚矣吗?”
“既便不废主自主,现在也是政出自相府,姑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澄垂眸,一边口中对付,一边内心暗自考虑宇文泰的真意。
两小我各怀苦衷地沉默了一瞬。
当下酬酢来往,氛围更热烈起来。这时车骑将军于谨至高澄席前而拜,举觞上寿,敬曰,“谨与大将军洛阳一别再无动静,本日又相见,实属不敢期望之事突至面前。现在听闻大将军掌一国之权益,行雷霆之铁腕,想必国势强大之日就在面前,谨深为爱护。”于谨说着举觞请安。
不一刻,公然有两个军士将东魏的濮阳郡公、司徒侯景送进了中军大帐。这位东魏重臣这时像是被押出去的,可见在此地处境不佳。侯景看起来神情有点蕉萃,包含大将军高澄在内的东魏将帅都看得清楚。侯景出去没看宇文泰一眼,立即便用眼睛找到了大将军高澄。
直到夜色深沉,宇文泰命撤宴,这才起家快步至高澄席前,看着他也起家来,与高澄并头低语道,“见澄弟一面实属不易,明日如果一别,又不知何日才气再见,我内心实在不舍,弟本日便与我同榻抵足而眠如何?”
听他这一番话说的看似坦诚而有胸怀,但以己为尊之意已经是不言而喻。高澄直身而起,举觞回其敬意道,“澄与大丞相情意同出一辙。天下分久必合,社稷之一统如局势所趋。不以一己之私欲加上于天下,不以天下之万民奉之于一人,社稷之一统方能天下安宁,兆庶安居,不负先祖所创基业之艰苦,唯愿大丞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澄说罢举觞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