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56.第56章 :帝王之都易新主(上)
赵贵内心松了一口气,便轻松笑道,“明公漂亮,正因如此,以是秦州多数督李弼和临泾侯安北将军侯莫陈崇才一心要投奔。”
他额上汗津津的,几缕散落的发丝被汗水打湿,贴上额角。汗水浸润使他的皮肤更莹白刺眼,真如羊脂美玉。而现在他温馨地躺在那儿,既不是肝火冲冲,也不是霸气夺魂,崔季舒不由在内心悄悄感慨,郎主已经不再是阿谁玩皮少年,他长成了一个深沉男人。
宇文泰端坐未动,成心浅笑道:“将军何故如此称呼?”
宇文泰不等赵贵说完便笑道,“这有何不成直言?李虎念大行台之恩只因他是忠义之人,我心甚是爱护,不必过于束缚他。”
于谨道,“明公,只怕洛阳也会有人来。”
宇文泰没答话,想了想道,“眼下最要紧的事是先为贺拔公停灵祭奠,安抚诸将之心。”
一夜风来,桃花落尽,长安城沉默了。仿佛光阴倒流,春未尽夏未到便又回到了寒冬。落英的苦楚还未散尽,紧接着就是一场朔风冷雨,把本来还带着些活力的一片粉红吹散,一点陈迹不留。满城皆闻惊人事,长安城在冷雨中变得庄严而萧索。
宇文泰话未几,但是意义表达得很清楚明白。为贺拔岳报仇是必然的事,只是现在不能仓促行事,并且报仇并不为继任关中。关中的继任由洛阳朝堂决定,只能等候天子颁旨。但是如许就呈现了冲突:同时他也说关中之首要诸将推举心折之人。那么将来的关中之主究竟是由朝堂上的天子决定还是由关中军事力量决定呢?
于谨这才浅笑道,“明公天意所归果然不假。”贰内心真正结壮了。既然李弼和侯莫陈崇是因投奔宇文泰才来,那么关中之主必定如果宇文泰,不然局势难安。
园子虽大,房舍却未几,园中遍植翠竹。疏密有致的竹中之园剔透而有韵涵。北墙下竹林中的屋舍清幽而高雅,宇文泰和于谨跟着赵贵进入此中。这里已无任何闲人。
“郎主……”一个髡发军人从远处大步走来,向渭河边上一个阴沉矮壮的中年男人背影唤道。
院落看似不大,内里别有洞天。穿廊过户,重重而入,前面垂垂开阔。宇文泰和于谨都没有想到从内里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门小户,竟然有这么大一个后园。赵贵引着往内里走,于谨重视到刚进院门时兵士浩繁,均束甲执戟,悄悄有序。越今后走越僻静,闲杂人等渐少。
于谨跟在最后,侧身扫了一眼身后,无非常,方才也跟了出来。
赵贵直身相望,正色道:“大行台上圭被刺,竟死于侯莫陈悦之手,可关中不能一日无主,不然大行台身首异处之大仇必不能报,其平生心血也将付诸东流。如果如此,大行台泉下有知也必不能瞑目。”
于谨还是一语不发,只看着赵贵。
“李虎并不是成心与明公做对,只是深受大行台简拔之厚恩,以是……总想着迎真定公返来。”赵贵解释道。
宇文泰心中鲜明一亮,盯着于谨。赵贵一怔,方大笑道,“卫将军所言妙哉!”
宇文泰心头一震,看着于谨没说话。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长安城在渭水之畔。连日里来长安城日夜和暖,枝上鹅黄新绿早已渐近浓烈,兴旺朝气尽染长安秋色。宗周之镐京为始,至今已延绵千余年,长安故都沉淀日月早已经看尽繁华安闲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