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9章 三字经(8)
祖莹,字元珍,范阳人。他喜好读书,八岁时就能背诵诗书,读书乃至达到痴迷的境地,熬夜点蜡烛读书,早上去书院的时候讲义都拿错了。教员教的《尚书》,他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凭着勤奋好学成为一名大学士。七岁的李泌,才情敏捷,唐玄宗曾以“下棋”为考题让他作诗赋,当时燕国公张说还带头作了一首树模诗:“方如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谁知李泌也吟诗一首:“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对劲。”明显李泌的诗更高一筹。在厥后的“安史之乱”中李泌也出运营策,为安定兵变立了功。
狗能替人看家守夜,鸡能给人报晓啼鸣,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只会迷含混糊过日子,那有甚么资格称为人呢?
【译文】北魏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作诗赋。
本节列举了很多故事,几次讲了很多事理,只是奉告人们,凡是勤奋长进、主动进取的人都会收成胜利。而贪玩、文娱,享用,除了消磨时候,没有甚么用处。华侈芳华,华侈光阴,将来悔怨也于事无补了。
【解读】
祖莹和李泌从小就很聪明,但是如果不尽力,也会停滞不前。具有聪明,更要应用聪明才干尽力勤奋以求进步,才会有所成绩。因为书读得越多并且思虑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清楚地发明你晓得得还很少。
蔡文姬平生运气盘曲,但她博学多才,家有浩繁藏书。曹操也特别爱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很恋慕蔡文姬家中藏书。当蔡文姬说本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因战乱已丢失时,曹操深感遗憾。但蔡文姬又说她还能背出此中四百篇时,曹操又大喜过望。就如许,蔡文姬凭影象默写出四百篇文章,可见蔡文姬的才情。蔡文姬博学多艺,善赋诗与辨乐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忿诗》等。《悲忿诗》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在战乱时她被匈奴人掠走,后为曹操派使节接回。
唐刘晏[1],方七岁,举[2]神童,作正字[3]。
别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或许是满箱金银财宝,而我教诲子孙的只是这本《三字经》罢了。
刘晏,字士安,自幼资质聪慧,才调横溢,名噪当时。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受封为太子正学,就是卖力校订笔墨的官。唐玄宗问他能正出多少字来,刘晏说凡《四书》《五经》都能正,只一个“朋”字正不了。这句话一名双关:起首,朋友的“朋”字都是往左撇的,有点歪;其次,当时朝廷里很多人朋比作奸,朋党各执一辞,天然公道不了。刘晏说没法正“朋”字,说的就是这个意义。
我们在年幼时勤奋学习充分本身,长大后才气学乃至用,上能为国度效力,下能替群众谋福。
【译文】
【译文】
蔡文姬[1],能辨琴,谢道韫[2],能咏吟。
【注释】
【译文】
【解读】
【注释】
【译文】
【译文】
一个在本身的事情岗亭上冷静地对故国、对群众、对别人奉献,天然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和名誉。不管是汽车兵雷锋,还是售票员李素丽,他们都在本身浅显的岗亭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进献。
【注释】
【注释】
彼虽幼,身已仕[1],有为者[2],亦如果。
【解读】
[1]立名声:立名于世。[2]显父母:使父母感到高傲。[3]裕于后:指恩泽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