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身后阿谁仿佛是聋子的魁巨大汉回声一跃上前,抡起葵扇般大的巴掌,两个巴掌下去,两个胥吏嘴歪了、牙掉了,半边脸迅即肿了起来。
陈操之道:“这也属于检籍,还得要文书。”
“他便是陈操之!”汪县令瞠目道:“卑吏晓得,卑吏晓得,此子书法、音乐尝蒙桓参军和全常侍的赏识,桓参军还将柯亭笛赠与他——”
葛洪不知何时站到了陈操之身边,揽须笑道:“操之小友,老道明白了,这就是令堂所忧心之事,是致病之由——你既请老道来为令堂疗疾,那令堂这病因老道就一并撤除。”说罢,挥动着麈尾迈步上前,对那两个胥吏道:“老道与汪府君有旧,你二人先归去,莫在此骚扰,老道会致信汪府君——”
汪县令移膝靠近,谨慎翼翼问:“稚川先生,方才那少年何人,得蒙稚川先生青睐,何其幸也?”
陈操之快步来到坞堡大门前,却见两个官差胥吏在耀武扬威,一个道:“唤你们家主出来,我倒要看看钱唐陈氏何时成为高门士族了,竟然另有官府管不到的荫户!”
陈操之道:“这是常见的上虞细茶,未经烹煮,直接冲泡,其味虽淡而隽永。”
那两个胥吏正肝火熊熊,刚才一跤摔得好狠,这不是殴打官差、鄙弃律法吗?正要吼怒发作,却不知那里出来这么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装甚么仙风道骨啊,还说与汪县令有旧,轻描淡写地让他二人归去,的确是岂有此理,没看到刁民抗法吗?
葛洪道:“归去代我请安汪府君,就说丹阳葛稚川请他有暇来宝石山初阳台道院一晤。”
另一个胥吏怒道:“听闻陈家坞私藏流民、回避税役,我二人特来抓捕,这不需求文书吧!”
陈操之道:“未有文书,那就不得私行检籍扰民,两位归去领了文书再来吧。”
……
来德和冉盛看着那两个一起唾血的胥吏,内心真是畅快,放声大笑。
好了,操之又能够当真学习了,持续文雅安闲的路程吧。
陈操之上前道:“我就是西楼陈氏家主,检籍需有文书布告,请出示。”
葛洪给陈母李氏把脉,又问了陈母李氏的饮食就寝,点点头,与陈操之来到书房坐定,小婵上茶,葛洪举盏抿了一口,瞑目细品,但觉暗香满口,回味无穷,睁眼问:“这是甚么茶,烹制法大异?”
一个胥吏揉着后脑袋,斜眼瞅着葛洪,嘲笑道:“老道,我二人是秉公办事,如何是骚扰?你这老道说得轻松,一句认得汪府君便能够打发我二人归去,你昏庸了吧?老胡涂了吧?”
一见长眉如霜、须发如雪的葛洪葛稚川,汪县令即一躬到底,深深见礼。
汪县令道:“此子骨秀神清,风仪极佳,定是王谢以后,莫非是王、谢后辈?王、谢后辈春秋与这少年相仿佛的有王献之和谢玄,若卑吏猜得不错,这少年不是王献之便是谢玄。”
葛洪哈哈大笑,说道:“汪府君差矣,王、谢后辈如何会在这明圣湖畔向老道请教,此子姓陈名操之,其父兄亦小驰名,汪府君想必也有耳闻?老道请汪府君来此,便是为了此子。”
黄面皮胥吏一眼看到独臂的荆奴,喝道:“就是这个独臂老头,抓住他,看陈操之还如何狡赖。”
汪县令恨不得当即就去拜访葛洪,无法天公不作美,接连下了十余日的淫雨,直至蒲月二十三日才放晴。
两个胥吏一齐朝荆奴冲去,冉盛跳了出来,两手揪住二吏望后一搡,二吏踉跄数步,摔了个四脚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