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赦赃官也有史实,通观大赦汗青,罕见有赦赃官贪吏的,根基不赦。
刘淮似因暴民受了惊,自被从屋顶提返来便失了魂儿般瘫坐在地,大堂里立着的另有元修、暮青和季延。
科普:
暮青也道:“陛下圣明!”
“哦,英睿将军说是有事,去了杨氏家中。”
“这小的就不晓得了。”
暮青闻言顿时面冷,说此话者为列九卿,乃司掌诸侯及少数民族事件的大鸿胪,姓范名高阳,亦是朝中媾和使团中的人。九卿乃朝中正卿,与外卿比拟皆出自门阀大族。但即便门阀士族势大,臣就是臣,当众指责帝王,此人也确是不将帝王放在眼里。
众臣齐谏,步惜欢回身,袖扫寒雪,笑意不辨喜怒,道:“高祖至今六百余年,旧制当破,新政当兴。”
这日,暮青等人跟在步惜欢身后出了县衙回了堆栈,范高阳等人却在县衙内不敢出去,直到百姓都散了才敢偷偷出来,由龙武戍卫着回了福顺堆栈。
大赦天下!
百姓高呼之声仍存,大雪如鹅毛,覆了长街,步惜欢走上长街,百姓分如潮流。只见如鸦人头分作人字,路上有人独行,雪路,鲜衣,衣袂猎猎如画。
元修抱着酒坛子便要撞门,小二挠了挠头,道:“风寒?没有吧?出去时瞧着好好的……”
这等臣子如果刚正不阿的谏官也倒罢了,偏是本身不正为己投机之徒,步惜欢在朝中究竟有多艰巨?
“臣等不敢,陛下金口玉言,自不成失期于民,但亦不成有违朝制。我大兴自高祖天子起,便有大赦之制,新皇即位、立后立储及天鸡星动皆赦天下囚徒,其他严峻喜庆时赦天下皆极刑者减为放逐,流罪以下者一概赦免,未曾有十恶不赦及赃官不赦之制。臣请陛下遵祖制!”
即便是极刑者减为放逐,流罪以下者一概赦免,也比赃官不赦强。再者,抚恤银两一案牵涉浩繁,若朝中分歧反对,陛下要查也是查不下去的。怕只怕元大将军不肯罢休,要为边关将士讨个公道,那此事便有些费事,只怕到时会推出几个替罪羊来。是以,此事不提早筹算不成。
谏言被万民呼声挡住,其声为送出堂去,却还是送入了步惜欢耳中。步惜欢负手望着衙门外跪伏的百姓,未回身,声已凉,道:“朕金口玉言,诸位爱卿是劝朕失期于万民?”
“这、这……”众臣皆惊,不成罢休,“祖制乃先祖所定,怎可称旧制?我朝以孝治国,陛下教养万民,当为榜样,如此忽视祖制,实非明君所为!”
元修自楼上纵身一跃,落地时已在大堂门口,掀了帘子便走了出去。堆栈门口,两队亲兵正站岗,元修问:“英睿去了那边?”
盛京究竟有多少这等臣子?
十恶不赦――首出自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哄。因为“十恶”之罪风险了封建轨制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自隋中建立“十恶”之罪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重罪,帝王大赦天下常不赦十恶,这便是“十恶不赦”的由来。
崔远闻言眼底生出些防备,他本不该防备,这位小将军是西北军出身,与朝中那些狗官分歧,若非她出言斥朝官,百姓突入县衙杀官惊驾,莫说娘极刑难逃,他们一家都难逃极刑,这位小将军对崔家实在有恩,但娘刚被赦了罪回家,她就到了家中,他实在怕出甚么变故。
暮青身后跟着月杀,两个小女人见是男人,起家福了福,小脸儿微微低下。